现在我们的孩子既使用筷子也使用刀叉,既学英文也读唐诗。中西文化熏染的少年儿童,有着比父辈难以想象的优越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当然也具有比父辈更开阔的视野。
近年来,教孩子学画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孩子上中学后,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无暇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他们甚至分不清什么是西方的风景画,什么是中国的山水画,更弄不清同样是画花卉,为什么西方称之为静物画,而中国称其为花鸟画。他们的观念里,地域的概念不像父母分得那么清,世界都大同了,哪来中国画和西洋画之分,所以他们画画时是不分绘画工具和材料的,有什么用什么,拿起笔来画便是了。我说他们画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味,他们也不在乎。
如果用传统艺术观念来衡量这些孩子,他们可能基础不扎实,手上工夫也不熟练,但他们思想开放,观念灵活,对新事物适应得快。我琢磨着,教这样的孩子画画,得从他们的角度思考,才不至于把两代人不同的观念变成影响学习的代沟。
有一年的中秋节,应朋友之邀,到郊外的农庄作客赏月。农庄不大,依山傍水,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我们仿佛进入了桃花源。农庄的主人是一位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美术爱好者。平日里除了养花饲鸟便是挥毫遣兴,寄情山水,活像个老神仙。这天我给他带来一班小画家,让他异常高兴。“老神仙”兴致勃勃,领着孩子们在农庄四处转悠,采花摘果,欣赏他的桃源美景。
小画家们边画边玩,他们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画出来的风景画,均属西洋绘画。西洋画重视科学的准确性,风景写生必须严格按透视规律画出空间、距离,并强调科学的明暗关系和补色关系,能画出照片一样的逼真效果。有的孩子把采来的花插在花瓶里,把它画成一幅漂亮的静物画。这些画与荷兰画家凡·高的《向日葵》是同一类的画,也是西洋画。静物画要求尽可能画得像真实的物体,我们国家每年的美术高考,是以静物写生来检验考生对色彩的掌握程度的。因此,现在孩子们都熟悉这类的画,都能画得很好,我们这班小画家也不例外。
看完孩子的画作,“老神仙”展笺铺纸,请我作画。我想这是给孩子们补上传统绘画课的好机会。因此,以水墨为主,在宣纸上创作了一幅山水画。因为画的是中秋夜,我特意在天边画了一轮明月,让咫尺之内有千里之感。
山水画其实也是风景画。由于中国人与外国人审美意识的差异,中国画家创造了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因为画法不同,所以名称也不一样了。山水画追求悠远恬淡的意境,与中国哲学的追求一脉相承。国画不拘泥于真山真水,山水树木亭台楼阁在画面上尽可能安排得富有诗意,一幅之内有晴有雨。因为没有受西洋焦点透视法的局限,所以画画像散步,山重水复,一幅之内走到哪,看到哪,画到哪,自由自在,一步一景地欣赏。
西方画家的风景画,是描绘眼睛看见的东西,而中国画家画的山水画,所作的是“心画”。所画的景物是文人理想中的景物,要求“天人合一”,否则不可入画,十元素,强调造型分讲究。
中国文人画的梅花,用书法的笔法寥寥数笔便写出梅花的精神。这种画称之为截枝花卉,是中国的写意花鸟画。
中国画家为了突出主体,往往只画最赏心悦目的两三枝花,其他的东西可以视而不见。而西方画家画的静物画总是把看见的东西都画进画面,把背景画得很满。他们认为不画背景不符合客观规律,而中国画家认为画背景有?嗦之感。
东西方绘画的是非问题,是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问题。好比中餐与西餐,它们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特点,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两种不同的文化也不需要作谁更高明的比较。就像那晚的夜空,东方的月亮与西方的月亮肯定是一样的明亮,一样的圆满。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美术知识,它还是一种文化修养。这种体验将有助于完善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更深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82563.html
相关阅读:孩子出现口吃时的教育对策
1岁7-8个月宝宝爱看的书
家长如何培养出能说会道的宝宝呢-
孩子发烧夜间如何护理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