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别给幼儿贴上“口吃”的标签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安全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摘要:宝宝口吃很多家长都会担忧,但儿童口吃不一定是病态的口吃,有可能是在语言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口吃现象。如果家长轻率地给孩子贴一个“口吃”的标签,会让孩子的口吃现象更为严重,从而使孩子的暂时性语言现象变成真正的口吃。

  宝宝小小年纪就口吃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会很焦急。可是,宝宝是真的口吃吗?你可知道,随便就给宝宝贴上“口吃”的标签,会让没患病的宝宝最终也患上病态口吃。

  焦急的父亲深夜来电

  “在杂志上看到了您的一篇关于矫治口吃的心理咨询文章,特地向您求助。”周六深夜,一位年轻的父亲拨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谈话间,我听不出他有丝毫的口吃症状。这是怎么回事?我正疑惑,他继续说:“我是为我的孩子求助的,孩子的口吃让我很着急,您看怎么办?”原来如此。

  “如果我猜得不错,是个男孩子吧?”我问道。

  这回轮到他疑惑了:“您怎么知道?”

  “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一般说,女孩比男孩的语言发展要好,口吃现象常常出在男孩的身上。”我解释说,“请具体讲讲孩子的情况。”

  “我儿子今年三岁多,刚刚送进幼儿园。”他介绍说,“就在孩子入园不久,我们发现孩子说话结结巴巴的,把我愁得不知怎么好。我们向孩子仔细地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孩子刚入园的时候,一次老师问话,他没有专心听,答得不好,老师批评了他。他说从那以后就不敢说话了。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有些字发音困难,现在孩子说话更困难了。我不敢催他,总是让他慢慢说,不要急。有时候他为了说一句话,要费很大的劲儿,一旦开了头,就一口气说很长的话,不敢停下来,弄得面部表情都变形了。孩子一说话,我们就很紧张,可是又不敢露出来,还要劝孩子不要急,不要急。最近我们给孩子请了保姆,孩子没去幼儿园了。”

  幼儿的口吃现象

  我分析说,已经可以明确判断,这个小男孩不是口吃患者,只是在语言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口吃现象。这从某种角度看也是正常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一岁半以前属于被动性语言阶段,他们更多的是听懂别人的说话。一岁半以后才进入主动性语言阶段,此后的几年里都是孩子学说话的阶段。就是说,这个小男孩正处于学说话的年龄,如同成人学习某项技能一样,在没有形成稳定的技能之前,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利一样,出现一些发音障碍是正常而自然的,不是病态的口吃,只能叫做口吃现象。出现这样的口吃现象大多在幼儿2~5岁的时候。

  至于幼儿出现口吃现象的具体原因,首先是模仿。模仿是儿童获得行为的一种重要机制。孩子的周围有口吃的人,孩子成为口吃者的概率就大。其次是指导失当。父母对学话阶段的孩子操之过急,对孩子学话做过多的矫正、恐吓或逼迫孩子说话,增加孩子内心的压力,从而导致口吃。再次是情绪紧张。生疏的环境和火灾、地震、亲人亡故等突发事件,也会引起口吃。此外,有些习惯用左手的孩子被父母强迫改用右手时,往往产生口吃。具体到这个小男孩,入园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诱因,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幼儿常常会出现一些适应上的困难,带来情绪上的紧张和压力,再有诸如师生伙伴之间关系上产生一些障碍,就会诱发口吃现象。总之,这个男孩的口吃现象不是病态,是学习说话的年龄中难免出现的自然的语言现象。

  孩子的父亲表示领会上述意思,我说,最重要的是不要给孩子定性为患了口吃。因为在心理学上有个“标签效应”现象。成人对孩子的评价就像一个标签一样贴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常常会如成人评价的那样发展。所以,最糟糕的对策是轻率地给孩子贴一个“口吃”的标签。因为成人一旦把孩子看成是口吃,这种评价就会给孩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让孩子的口吃现象更为严重,从而使孩子的暂时性语言现象变成真正的口吃。事实上,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都是成人不当的评价在孩子身上产生的标签效应。

  怎样矫正孩子的口吃

  孩子的父亲又问道:“那怎样矫正孩子的口吃现象呢?”

  “最好的矫正就是不矫正。对幼儿的一些口吃现象,一般不要进行什么特别的矫正。”我说,随后我谈了两点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一是对孩子的口吃现象给予忽略。既然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出现一些障碍是自然现象,就不必特别关注,而应给予忽略。即便是让孩子“慢慢说,不要急”,也是一种关注,这种关注只能起强化作用。所以,面对孩子的口吃现象,家长最好是采取无所谓的平静淡然的态度,就当孩子根本没有出现口吃现象,顺其自然,常常很快就会淡化口吃现象。

  二是在无意间创造轻松的心理氛围。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亲子间自然而轻松地交流,本身就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好环境。孩子会逐渐地说话流利起来。

  “谢谢您,这样我们就心中有数了。”年轻父亲的话语变得轻松了许多,转而问道:“我们担心孩子的伙伴会拿他开玩笑,想让孩子在家里生活一段时间可以吗?”

  “可以,还好现在孩子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我说,“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稍有好转,就应积极地让孩子和同伴交往,那里不仅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最好天地,也是孩子整个身心发展的最好天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56866.html

相关阅读:一秒变潮宝,春游给BB拍照必备道具
厨房用电的安全措施
孩子发育状况不达标怎么办
如何增强宝宝抵抗力?
冷天儿童易反复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