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如何看待幼儿讲话发音不?,用字错误百出?语言学习真的是靠模仿吗?什?方式才有助於幼儿学习语言?
每年,总有忧心忡忡的父母问我:
我孩子已经四岁了,有好些发音,仍不?确。不管我怎?纠正,她就是改不过来。
我孩子说话的文法不对。不管我教他多少次,他就是学不来。
听到这些问题时,我脑海?总浮现出那些孩子的努力。他们那?努力,想把音发好,比如说,想发出?ㄎ?的音,来说卡车 。於是瞪大眼睛、全神贯注、用力的先说大人教的:?ㄎ??ㄎ??ㄎ?,但无耐紧接在后,发出的却仍是塔?ㄊ?车,而不是卡?ㄎ?车 ,令大人?气。
又例如,孩子想告诉大人:I ated an apple. (我吃了苹果)。一听见这错误的时态时,大人总忍不住的说:不,不是ated,是ate(英文吃的过去式,属不规则动词)。於是孩子努力的重复说大人教他的ate。但五分?后,他还是用ated的时态来陈述。
孩子所犯的语误,真是错误吗?或者只是尝试?
从错误的角度出发,大人常会不经意的,以完美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检查和纠正孩子的一言一行。所讲究的,是大人教导的效果;而孩子体会到的,只有成功或失败的选择题。
若从尝试的角度来看,大人就比较容易用尊重的态度,来欣赏幼儿在语言学习上的步步进展、层层努力。所关注的,会是了解幼儿在语言发展上要走的路!而孩子体验的,则会是不断的试验和修正,那开放的自我教育过程。
语言是思考的具体化
当我们想否定一个人时,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否定他的思想,让他觉得自己怎?想都不对。而我们之所以知道对方的思想,就是根据他说出来的话!
大人在听另一个大人说话时,绝不敢动不动就纠正对方的用语错误,最多是以澄清的方式,说:“所以你的意思是……?”但许多大人听小孩说话,可就不是如此:
“怎?连这个音也发不清楚呀?你是不是大舌头呀?”
我孩子说话臭奶呆。
当大人这样责问或评断幼儿说话时,结局常常是,幼儿因为不被了解,气的愈说愈大声;或者失去信心,乾脆闭嘴不说了。
说话的目的是沟通,它把幼儿心?想的、感觉的、脑中所理解的,具体的以声音、词语陈述出来,期望与听者沟通。而孩子们自己也很清楚,他们所理解的,远比他们所能表达的高明得多,所以他们说话时,总会藉助动作、表情,努力把话说清楚。只是这样的努力,不见得能获得大人的青?!
身为听者的大人,如果动不动就纠正发音、改正文法、批判用辞,那孩子怎?跟他沟通呢?孩子已竭尽所能,结果还被嫌东嫌西,他就会觉得自己说的话,都有问题;自己想的,都不成熟。
不管哪种情况,在检查和纠正的巨尺下,被否定的,是孩子的思考;被阻绝的,是孩子自我尝试的努力。
一般人对语言学习有个大误解,就是认为语言是模仿的结果。在这个认知的前提下,大人把孩子看成是空罐子,所以只要不断塞入语言材料,幼儿就会说标?的话了。然而实情并非如此。
语言学习,要靠自己归纳
人类的婴儿,先天上,的确已具备语言学习的机制。但要让这个先天的机制运作,除了语言环境外,还需要孩子自己的归纳能力,孩子必须把已经学会的,加以类化和转移。也就是说,幼儿学会语言,是因为他能从所处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归纳出该语言的用法或规则,而且也把它转用出去。
提供以下几个例子,你应该很容易看出那些语误,绝不是大人教出来、或孩子模仿来的,因为不会有任何大人这样子用字或说话。同样的道理,细看那些语误,你应该很容易就察觉到,幼儿是使用规则在发言,是自己转用语句来组合的。
我不要不要吃。──(双重否定)
Those geeses are flying。──(那些鹅在飞;在不规则的复数名词,加上复数,以表示很多。)
我不要那个弯腰的红包。──(不会说折到,转以自己会用的语词表达。)
Open the light。──(打开灯;应是turn on,明显受到开 灯的影响。)
假如语言的学习只是纯模仿,那些语误又怎会从孩子的嘴中吐出来呢?所以孩子的语误,不是错误,应该说是:儿童文法的类化表现。那是孩子潜意识的、不自觉的从语言环境中,归纳出语言的规则,也类化著、转移著那些规则,以求表达和沟通。
不用担心,孩子不会永远停留在他的儿童文法?!有个统计数字是这样的:一个正常人,每天平均要讲四万个字。也就是说,当你的幼儿身处在充满话语的环境?,他有的是聆听正确语言的机会。所以他有足够的刺激,去修正他的儿童文法,然后再转用那已修正过的规则。经过这样的循环试验,孩子的说话,也就会愈来愈接近大人文法了。
语言的学习,既然得靠孩子自己的努力,所以大人要?许孩子在努力过程中每一个尝试、每一个自我修正,也就是要允许孩子说错话!紧迫盯人、不放过每一个错误,被否定的,是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被否决的,是孩子自我尝试的努力和动机。
许多大人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另一个误解,就是认为错了,要马上订正,这样的及时教育,最有效力。在这个教养前提下,大人把孩子的学习过程当成国文考试的改错题,所以只要大人不断的耳提面命,那幼儿就会说标?的话了。但实情也不是如此。
语言学习,有其时间表
学会说话,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其实很复杂,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和运作。而其中最重要因素,就是成熟度,也就是说,它是有时间表的!比如说,新生儿的口腔很小,舌头?据了它大部分的空间,所以那时候的口腔(生理发展),并没有预备好要发出语音。
奇妙的是,口腔机制虽暂且不管用,但新生儿听力的发展却相当成熟,所以他们会很专心的看大人发音的嘴型、听大人(尤其是妈妈)说母语时的语调、发现语言和环境间的连结关?(比如说,这个人一出现,就会听到妈妈来了)。虽然婴儿还无法开口说话,但他的内在已积极的在做练习和储备,所以到了六个月前后,当他的口腔机制长进了,他就开始牙牙学语,ba-ba、ma-ma的练习他听见的,以及他所能发出的声音,尤其是语音。
这种发音的时间表,说明了为什?你的宝宝说话会臭奶呆。既然有时间表,大人是急不来的。比较有效的做法,不是立即订正;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持续示范,等待时间表的成熟,要允许孩子暂时的发错音。
愈小的孩子,因生活经验少、能表达的词汇少,在寻求词汇和指称物之间象徵关?的道路上,就愈会出现过度类化(例如指鹿为马)、或是类化不足(如糖糖不是糖果)的现象。这些现象,不是大人想改就能改,勉强不来的。
比较有效的是,以扩充和澄清的方式,来示范正确的用语。目的不在纠正,而是提供完整的线索。让孩子随著生活经验的增加、词汇原则加大、词汇量增广等发展,逐步悟出词汇和指称物之间的稳定象徵关?。例如,当你听见孩子指牛为狗时,不妨说:
“?也是有四条腿。这?会哞哞叫的动物,是牛……。”
所以,请允许孩子用错词,不要直接批判孩子的用语!去澄清孩子所说的,去扩充孩子的词汇和观点。这样的做法,比较有效,也不会阻绝孩子自行归类的思考练习和努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51841.html
相关阅读:1岁7-8个月宝宝爱看的书
家长如何培养出能说会道的宝宝呢-
孩子出现口吃时的教育对策
孩子发烧夜间如何护理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