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前几天,接到一对年轻夫妇的求助,反映他们六岁的女儿,前不久半夜里被入室盗窃的小偷惊醒了,而且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同盗贼搏斗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文文(化名)一直把头蒙在被子里,没有发出一丝声响,直到盗贼慌乱逃走……但是事后这对年轻的父母却发现,女儿一直表现得异常紧张和害怕,女儿的反常表现让他们很是担心,生怕这个突发事件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和创伤,以致在长大后遇到类似事件时会表现出恐惧和紧张等行为。
案例二:一个单亲的妈妈最近被儿子搞得心神不宁,自从离婚后,自己对儿子的管教好像越来越不起作用了,每每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总会拿出不耐烦的态度相迎,根本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特别是最近,与班上同学的攀比和索取的要求也逐渐增多。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或刺激,如何在这些事件后处理孩子的情绪显得尤其重要。突发事件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针对我们的儿童而言,在他们眼里,父母离异、盗窃、车祸、斗殴等都可以算作是突发事件。
上面的第一个案例中,文文到底有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呢?孩子的受惊吓程度有没有父母想象得那么严重呢?我们对文文现在的状态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了测试,发现小文文存在的紧张和不安全感来源于事件中的搏斗过程而非事件本身,也就是说突发事件的某一个片断给孩子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片断效应”。案例中的文文产生了一些心理阴影,但其实没有父母想象的那么严重。相反,父母在事件之后的做法,比如一再在孩子面前提起或解释事件的缘由,反而加剧了孩子对整个事件的不良印象。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6岁之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处于感知运动期和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记忆能力是支离破碎的,不具备完全架构故事的能力。学前期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表现为受什么样的暗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另外,这个阶段,游戏是儿童主要的活动方式,儿童更容易接受游戏般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合适的游戏语言能在心理保健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电影《美丽人生》中,奎多父子被关押在二战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智慧父亲巧妙的将原本恐怖的集中营生活游戏化,并对儿子进行引导和教育,结果儿子的童心丝毫没有受到伤害。
面对突发事件,把伤害降到最小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把伤害降到最小呢?
首先,在事件发生过程中,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其遭到身体伤害。比如在上面第一个案例中,我们要确保盗贼不伤害到孩子,因为一旦遭到袭击,儿童的创伤可能会真正形成。
其次,尽量把事件片段化。比如在案例中,事件结束后,文文的妈妈重新多次叙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家长的这种做法原以为可以降低孩子的紧张,适得其反,却让孩子有机会对整个事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要做的是:让儿童接纳“恐怖情绪”,而不是转移和强化这种印象。比如可以用“盗贼进入我们家是为了考验爸爸的勇敢的”这种语言来淡化孩子对事件的印象。
有时候我们用一些错误的信息来故意抵消恐怖回忆也是有必要的,比如说“叔叔来我们家是因为他饿了,想来找点吃的”这样的语言,虽然不符合事实,但比较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思维能力,比较容易被其接受,进而再慢慢处理。
再次,有时候孩子会不断问及家长以前的突发事件,作为家长,应该敏锐觉察到孩子的好奇心理,千万不能用家长的语言去回应,多学会用儿童语言。有时候可以不回答,微笑也是一种很好的回应方式。
最后,我们一直在强调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去选择处理的手段,是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应该隐瞒真相呢?实则不然,事件的真实过程最终还是要让孩子知道的,只不过我们人为地推迟了时间,因为这种推迟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旦提早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49803.html
相关阅读:孩子的恐惧与年龄有关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3个独特的表现
测测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导
妈妈要做解开孩子心结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