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回应】对于小朋友的需求,爸爸妈妈要给予积极的回应,但这“积极回应”与“即刻满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来说,弟弟哭了,那么妈妈一定知道小朋友有需求了,不是立即跑过去满足其,而是告诉弟弟,“好的,亮亮饿了,妈妈知道了,妈妈等一下就来哦”!这样一来,弟弟不但意识到妈妈听到了自己的呼唤,知道了自己的需求,而且心里充满希望的同时,也获得了安全感。与此同时,一举两得地锻炼了弟弟延迟满足的能力。
【温馨氛围】温馨而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小朋友获得心里安全感的最大保障;而这最大的保障又来源于爸爸妈妈,夫妻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是小朋友健康成长的基础。对于周岁内的弟弟来说,爸爸妈妈就是他的全部、他的整个世界,如果爸爸妈妈之间频繁发生冲突,不但会给弟弟的心里留下阴影,而且还会令弟弟感到极大的不安与恐惧,那么这安全感的建立则无从谈起。
【爱与接纳】爸爸妈妈对于小朋友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不但可以使小朋友对爸爸妈妈建立起信任的依恋关系,而且还会使其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中。反之,不论年龄,最令小朋友感到恐惧的是,听到“你再闹,妈妈就不要了”、“你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语。因此,在弟弟哭闹之时,爸爸妈妈都是拿出十分的耐心与爱心,努力做到不用不耐烦的口气和弟弟说话,这样会阻碍小朋友安全感的建立。
【妈妈情绪】如果说【温馨氛围】是小朋友建立安全感的最大保障,那么妈妈的情绪就是重中之重。为了弟弟安全感的建立,妈妈一直都是尽量把握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自信、稳定、理智、平和的态度。其实,这样不但带给弟弟安全而平静的状态,而且妈妈本身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内心消耗。理智地想一想,对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小朋友发脾气、闹情绪,有必要吗?有意义吗?
【平等尊重】小朋友自出生的那一刻,就不再依附于妈妈,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都是以平等而尊重的态度与弟弟相处,更多地考虑弟弟的需求与愿望,对于弟弟想去的地方、想玩的东西,只要是安全的,妈妈一般都是给予满足;切忌在小朋友面前惊呼“这个不能动”、“那里不能去”,这样不但弟弟会受到惊吓,而且也会抹杀小朋友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与动力,那么安全感的建立,又从何而来?
【规律作息】规律的生活作息,也可以为小朋友带来安全感,比如说早餐后的亲子共读、午餐后的亲子游戏、睡前的一系列活动......如果这些活动能够固定下来,也会带给弟弟一种期待和掌控的感觉,一件事情完成之后,会再做什么,小朋友心中一清二楚,消除焦虑不安情绪的同时,也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
妈妈最后语:其实,为0-1岁的小朋友建立心理安全感很简单,爸爸妈妈只需要积极回应和满足小朋友的身心需要,付出全心全意的爱,再加上一个温馨且规律的生活环境,让小朋友体会到爸爸妈妈是爱他们的,周围环境是安全的。幼年时期安全感的建立,不仅仅带给小朋友阳光的性格,而且也为将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396409.html
相关阅读:孩子的恐惧与年龄有关
测测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导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3个独特的表现
妈妈要做解开孩子心结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