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性格内向害羞怎么办?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心理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有些孩子性格乐观外向。有些孩子性格却是非常内向害羞的。家长们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观外向型的。其实,害羞是人类情绪中的一种自然表现。每个宝宝都会有害羞的时候。只是一个度罢了。随着宝宝的不断成熟。大部分孩子都会勇敢的克服。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孩子过于羞涩。这对宝宝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家长们应该要清楚是什么导致孩子羞涩内向的。

  宝宝害羞内向的原因

  一.害羞是宝宝的一种高级情感

  2-3岁的宝宝经常会出现怕生、羞怯的现象,有的爸爸妈妈直接把宝宝划入害羞的圈子,并试图纠正宝宝的行为。其实,他们“冤枉”宝宝了。这个阶段的宝宝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变得在意别人的眼光,开始经历一段害羞期,这是他们情感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宝宝会害羞,代表他的情感变得更为丰富了,所以,爸爸妈妈不必过于紧张哦!

  二.宝宝的气质类型

  每个宝宝都有天生的性格气质,按传统的分类可以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胆汁质的宝宝很容易兴奋,不受约束,爱发脾气。多血质的宝宝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能很快适应外界环境。粘液质的宝宝坚韧而行动迟缓,比较安稳。抑郁质的宝宝则胆小、心细、比较孤僻。抑郁质的宝宝在与外界接触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害羞、怕生的表现。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

  宝宝过于害羞,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宝宝性格内向的表现

  1、性格内向的儿童爱自己玩耍,不太合群。

  2、性格内向的儿童做事很认真,很细致。

  3、性格内向的儿童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谈。

  4、性格内向的儿童在大庭广众面前容易发窘。

  5、性格内向的儿童很容易害羞,经常躲在人群后。

  6、性格内向的儿童做事畏缩,常常担心这担心那。

  7、性格内向的儿童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命令,独来独往。

  8、性格内向的儿童爱听到赞扬的声音,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

  怎样帮助宝宝克服性格内向害羞

  1、营造和睦的氛围

  家长们要为内向的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觉到被爱、被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心情轻松愉快,言语无拘无束,有什么想法都敢于、乐于同爸妈交流,也就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多与同龄人交往

  爸爸妈妈们可以带孩子多点到同龄小朋友家做客,或者邀请他们过来陪孩子玩,当孩子尝到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会兴奋、喜悦,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这样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增强了自信心,塑造了开朗的性格。

  3、保护孩子自尊心

  爸爸妈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心他们的行为,鼓励孩子多点发言,切勿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剥夺孩子发言的权利。父母还要有意地培养孩子应对困境的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

  4、主动与孩子交流

  性格内向的孩子一般都是少发言,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要,正确引导孩子谈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鼓励孩子通过语言来与小伙伴进行沟通交流。

  5、让孩子锻炼独立

  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愿与外界多交流接触,这时候需要家长多点创造条件让他们去独立完成某种事情,比如买东西、向邻居借东西。这样慢慢锻炼,孩子就会大胆地去接触他所感兴趣的事情,内向的性格也得到慢慢的改变。

  6、杜绝两种行为“给宝宝贴标签”和“把宝宝推出去”

  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当面数落宝宝,给宝宝乱贴标签。有的父母发现宝宝胆小、羞怯,强行把宝宝推到陌生环境中,认为宝宝多锻炼就能变得大方勇敢。其实,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内向的宝宝在新环境中会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变得更加害羞。这样的行为仍然是不可取的,爸爸妈妈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宝宝慢慢适应陌生环境。

  6、将鼓励进行到底

  没有宝宝会喜欢孤独的感觉,他们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内向害羞的宝宝在尝试与外界接触时,常常会小心翼翼,需要得一定的支持。所以,当宝宝和小伙伴打招呼或微笑时,爸爸妈妈要及时鼓励宝宝的交往行为,增强宝宝的自信心,让宝宝体验交往的喜悦。在这种鼓励下,你会惊喜地发现,宝宝变得越来越勇敢。

  7、带宝宝走出家门

  每天让宝宝呆在家里,通过和电视机、读物打交道是学不会与人交往的。爸爸妈妈要带宝宝走出家门,让宝宝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获得新鲜的体验,变得勇敢大方。

  8、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

  父母溺爱或严厉的教养态度是宝宝形成羞怯性格的重要因素,爸爸妈妈要学会放手,把自由还给宝宝。宝宝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247682.html

相关阅读:该吃手时就吃手
尊重呵护童年不应仅在“六一”
让害羞宝宝勇于表现自己(图)
揭示孩子说话暗藏的小秘密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