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浅谈幼儿阅读的步骤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健康育儿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浅谈幼儿阅读的步骤
书籍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何让小朋友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他们从小享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取知识和力量和提高学习能力,是我们做家长应该真正好好思考的问题。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给小朋友们准备的读物也越来越多,这些书籍丰富了幼儿阅读的广度,但如何从一本书充分吸引其“营养”,让小朋友完全理解读物的内容和深度,是在此想探讨的一个话题。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小朋友的学习能力。小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去看去听,动脑筋去理解和思考这本书的方面,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读物的选择,提高阅读兴趣
现在书店里读物有很多,五花八门也包罗万象。读物的选择也应该尊循小孩的发展规律,选择一些有趣味且有利于正能量的宣讲的书籍,对小孩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不同的小孩在感兴趣方面也是不同的,有些喜欢科普书籍,有些喜欢故事书。象目前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可选择文字较少,画面内容丰富的绘本。家长也可以根据小朋友的喜好,对所选书籍有所偏重,提高小朋友对书籍的接受度。
二 阅读前家长的准备工作:预习
家长应该在跟小朋友阅读前阅读书籍,做一个简单的预习,在心中构思一下如何进行亲子阅读。例如在阅读新书前,应向小朋友简单介绍新书的内容,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了解书中的人物、地点、事情的发展经过等情节,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可以规划自己在阅读中的侧重点,语调和语速;对于需要扩展的内容,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素材和辅助阅读材料;多做些准备也可以让自己在小朋友的十万个为什么面前可以从容应对,也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教育目的。如《神奇校车》系列科普书籍,小朋友在看时也会象弗瑞丝小姐一样,张开想象的翅膀,问出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
三 尊重原文,原始阅读
刚开始阅读时,家长应该充分尊重读物和作者,照本宣科地把文字读给小朋友听,让小朋友自己开动脑筋去思考作者的意图。在这方面家长基本上都有个误区,都一开始就扮演着故事改编者的角色,对作者一句话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扩句改编。当小朋友刚开始看书时,就会被家长的思维所固化,从而跟从家长的想法,缺少自己思考的锻炼。家长所筛选的少儿读物大部分都是经历时间长河考验的经典之作,作者也大多为名家大家,在幼儿读物的创作上,也是有很精心的考虑。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让这种创作精华先原汁原味地体现在幼儿面前,去鼓励小朋友自主去吸收和思考。象《母鸡萝丝去散步》,文字只有寥寥几个,可是在图画后面却有着一个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的故事,这种乐趣就是来自于小朋友对狐狸窘态的充分想象。
四 进一步丰富内容,启发式阅读
在小朋友按作者的方式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应不断地向小朋友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启发其去仔细观察理解,改变小朋友自己阅读的无明确目的性。使其通过自主地思考去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以此来帮助其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象很多无字书是对此的一个深化理解。
在此之后,家长在读物的基础之上,再做内容上的丰富和知识面的扩展,还有些书籍在细节上有一些别具匠心的安排,但你发现作者的小秘密后,也是增加小朋友阅读的兴趣和成就感。如《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里始终出现的小白猫,用自己微小的生命来表达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呐喊;小朋友也会为发现《晚安,大猩猩》总是出现的小老鼠和汽球而欣喜。有些绘本,画风唯美,也可以成为爱画画小朋友可以学习的亮点,如《十四只老鼠》系列。
五 小朋友复述总结,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启发小朋友边看边讲述图书内容。 在边看边讲中,孩子可以和家长互相交流讨论图书的内容,主动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以前家长可能只是注重阅读对小孩的灌输,忽略了小朋友自己对知识的输出。今后的社会是一个注重交流的时代,沟通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肚里有货,嘴巴说不出的的秀才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我们要借亲子阅读机会,引导其复述故事内容,鼓励将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
六 再次阅读:小朋友自己阅读,家长补充
一本好书是值得再三阅读的。当小朋友再次阅读同一本读物或者类似同系列读物时,家长可以引导小朋友自主阅读,家长在肯定其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再做一定的补充。“授人以渔“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小朋友自主有效阅读,让其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对于亲子阅读真正变成“悦“读这个主题,值得我们每个家长深思,如何结合自身幼儿的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也是我们任重而道远的责任。让我们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在亲子阅读的大路上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236137.html

相关阅读:盛夏季节 预防宝宝中暑吃什么好?
宝宝鼻塞打喷嚏 可能是患过敏性鼻炎了
如何缓解宝宝打针的疼痛
春季补钙 谨防宝宝 重口味
春节幼儿安全健康问题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