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指导幼儿的《撕贴活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心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撕贴是幼儿手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指运用手部动作将纸张撕成自己想要的形象并粘贴成一幅完整画面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锻炼幼儿手指肌肉的动作及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是将手指作为活动的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来撕出所需要的形象,再粘贴成平面的画面。用手撕出来的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独特美感,是其他造型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撕贴活动的重点在于“撕”。其材料是较薄的软纸,但韧性不能太强。
  撕贴的形式有自由撕、沿轮廓线撕和折叠撕几类。一般来说,开始学习撕纸时,可进行自由撕,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沿轮廓线撕和折叠撕。撕贴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习撕纸的基本方法:两手靠近并分别捏住要撕开部分的两侧,大拇指在纸的上方,其余四指在纸的下方,撕时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但每次撕口不宜太大,以便控制所撕形象。这样就比较容易撕出所需要的形象。(撕纸的贴法可以参考粘贴部分的内容。)
  撕纸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提供适宜的纸张,避免材料的浪费。每次提供给幼儿的纸张不宜太大,以免幼儿由于手的控制能力差而将纸越撕越小,结果是一张大纸被撕成了一个很小的形象,造成浪费。教师在撕纸活动之前可以提醒幼儿尽量将纸张撕成最大的形象。第二,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给出客观评价。教师不能强求幼儿准确地撕出一个完美的形象。由于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有限,还不可能撕出较精确的形象,因而对于幼儿的作品,教师不应强求与原来形象的相似性,更不能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判断幼儿作品好坏的标准。第三,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幼儿撕纸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利用手中的纸张,敢撕、会撕、善撕、乐撕。第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知,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尊重幼儿的意见,引导幼儿观察相应的事物,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在撕纸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形成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生活原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127999.html

相关阅读: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导
妈妈要做解开孩子心结的好医生
测测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孩子的恐惧与年龄有关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3个独特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