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让孩子不再胆小的妈妈对策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奇奇妈的苦恼

  奇奇长得比较文气,但胆子特别小。有几次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奇奇被抢了玩具,还被其他小朋友打了后,只会向爸爸妈妈求助。

  奇奇妈妈很是担心,真怕奇奇受欺负而吃亏。是该教育宝宝动手打人呢?还是让宝宝忍气吞声?奇奇妈妈问了好几个妈妈,让大家都给她想办法。

  做“逃”宝宝

  青青妈妈:“宝宝之所以受人欺负,因为他性格懦弱,天生的。你就得教给他‘凶’方法。如他也学不会,没办法,打不过,还躲不过吗?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让青青想法逃避。”

  专家分析:为了避免孩子受到身体上的伤害,教孩子在紧急情况下偶尔以“逃”的方式躲避挨打,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但教孩子一味躲避和退让,则会使生性懦弱的孩子变得更加胆小怕事,他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因此缺乏自信。长此以往,孩子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会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怕见人,缺乏交际能力。所以,简单的一个“逃”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当“厉害”的“强者”

  超超妈妈:“在家里要把宝宝培养得厉害一些。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在外面被别人欺负。所以我经常在家指导宝宝自卫时采用哪些技巧,果然,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其他公共场合,都没有人敢欺负他。”

  专家分析:把孩子培养成厉害的角色,的确可以避免孩子在外面受人欺负。但学会宽容、分享、合作、互助等亲善社行为,则能使宝宝在交往中立足。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你不难发现那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孩子在交往中并不受欢迎;相反,那些心态平和、宽容的孩子往往会有更多朋友。所以,家长不能因为担心孩子一时“吃亏”,就一味教孩子以“强者”的身份去保护和谋求自己的利益,要教导孩子做一个能够适度让利的善良的人,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婷婷妈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父母不可能陪伴宝宝一辈子,宝宝以后肯定是要独立面对一些事情的,总不能事事靠父母吧。

  所以,我平时教育女儿,不要惹别人,但别人惹你,你一定要还手。”

  专家分析:我们的确应该鼓励孩子自己面对和解决与同伴的冲突,过多的依赖和求助成人,并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独立性的发展。但是,教给孩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是不妥的。表面上看,让孩子以“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看似在教给孩子自卫,其实是教孩子用威慑方式来免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这其中很可能产生诸多负面效应:由于受年龄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孩子很难准确地判断什么程度的反击才是自卫,往往很可能防卫过度,也有可能人小力弱,打不过别人,身体上受到更大的伤害。如此一来,孩子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会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孩子会因为这一原则得到大人的认可,就会误认为自己可以打人,孩子的攻击性会得到误导和加强。教孩子“以牙还牙”的策略。虽然孩子挨打的几率会降低,但之后一旦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孩子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打”,这会孩子很容易养成报复的不良心理。

  推荐阅读:

  宝宝胆子大小是天生的吗?

  胆小的宝宝到底怕什么

  父母错误引导致使孩子胆小

  
12下一页阅读全文


  可见以上三种方法都不是解决奇奇妈妈问题的最恰当的方法。那么奇奇妈到底该怎么办呢?

  给奇奇妈妈的建议

  给奇奇一些引导和帮助

  由于奇奇胆子比较小,交往经验不足,所以作为“受欺负”的弱者,他在可能不敢去面对“欺负”他的孩子。

  这时,奇奇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或者提供帮助。及时给予奇奇一些安抚和情感支持,鼓励奇奇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可以给奇奇一些建议,让他自己可以挡、可以躲、也可以面对面地据理力争。总之要避免自己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切忌不要让宝宝一味地退缩或报复性还手,要鼓励宝宝学会宽容。同时让孩子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对的地方,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这样就会避免或化解冲突。

  温馨提示

  在引导孩子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怎么做,而是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社会交往的技能和策略。

  让奇奇自主解决冲突的机会

  在奇奇“受欺负”时,只要身体上没受到过大冲撞,妈妈就不要着急介入。如果奇奇每次受到欺负都来向大人求助,妈妈都又帮他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奇奇就会依赖大人,他就会把“向大人求助”作为惟一的方法,这就不利于他独立个性的发展。妈妈应先尝试当“旁观者”,在关注事态发展的同时,放手让奇奇自己去处理。不少家长的经验是,一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改变受欺负的困境时,他们就会开始思考,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和策略去保护自己。比如不再任凭对方拍打,或者学会用手挡住对方保护自己,或者暂时躲开;学会用“你再这样我就不跟你玩了”、“你要再这样我就去告诉老师”等语言表示强烈的抗议,或者用声音震慑对方。并和对方理论,和对方沟通和协商等方法来保护自己。当孩子发现自己也能解决矛盾冲突时,胆子就会变大,会敢于面对那些“欺负”自己的小朋友,社会交往能力也会由此逐渐提高。

  告诉奇奇矛盾是正常现象

  学龄前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打打闹闹是很正常的,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其实在这些矛盾和冲突中,孩子也开始慢慢地了解别人和自己会有不同的立场和意愿,开始寻求和掌握解决争端的方法,学会思考、沟通、表达和协商,开始学会合作、妥协、分享,并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12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104126.html

相关阅读: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