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面对疾病、疼痛和恐惧,这其中蕴藏着成长的契机。家长应该坦诚地和孩子交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孩子。孩子内心原本就有成长的勇气,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找到打开勇气之门的钥匙。
寒冷的冬天,生病的宝宝成了儿科门诊的常客,孩子害怕打针、一到医院就哭闹,是许多家长需要面对的难题。其实打针背后有很多教育理念值得探讨。本期我们来关注家长的烦恼和妙招,思考如何通过打针这件小事,增强亲子间的信任和关爱,帮助孩子学会独立勇敢、与人交流。
妈妈的烦恼:3岁儿子怕打针
■王新鑫
儿子刚满3岁,打针已经成为他恐惧的来源。
上半年他感染了手足口,去医院打针的场面堪称“壮烈”:他的手在头上、胸前乱抓乱舞,鞋子踢飞好远,我稳着他的头,外婆稳着他的脚。他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看着他可怜的样子,我真想抱起他就跑。
终于找定位置坐下来,我赶快拿出小饼干哄他。他手里握着饼干,小声抽泣着,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他一定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带他来这个地方,让阿姨给他打针。
我对他说:“慕儿,给妈妈咬一口饼干。”他立刻举起小手,高高地伸到我嘴边来,要往我嘴里塞,可怜他眼睫毛上还挂着酸楚的泪水,我咬了一口饼干,把自己的眼泪吞回去变成笑脸面对他。
这一口小饼干,满是一个母亲的心疼和无奈!我在医院里经常看到和儿子一样嚎啕大哭的宝宝还有和我一样揪心的父母,但也有些孩子才三四岁,就很勇敢,我非常好奇他们的家长是如何和孩子沟通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98732.html
相关阅读:孩子的恐惧与年龄有关
测测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妈妈要做解开孩子心结的好医生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导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3个独特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