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那天天气晴朗,小区里的孩子们都在沙坑里玩沙子,羽煊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铲子,二话不说冲过去就抢在手里。秋秋来夺,羽煊一把把他推倒,接下来孩子哭、大人喊,一场混战……
场景二
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和羽煊玩,妈咪也怕他闯祸,干脆在家自己玩吧!可稍不顺心他就发脾气,那天他喜爱的小汽车可能是没电了,怎么也不走,他举起来就摔,妈咪说了几句,他就踢妈咪两脚……
行为解析
1. 人类天性
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带有攻击性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这个生物个体能够生存下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慢慢地转化为攻击性倾向,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之中。
由此看来,对攻击性倾向不能绝对地说是一种不好的、负面的东西,实际上它在人类克服困难,生存于自然、人类社会中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
2. 成长的表现
孩子1岁半时,行走等动作技能日益熟练,开始走向独立。但正确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还差得很远,是他们忍受挫折力的最低谷,坐立不安、咬人、大声尖叫哭喊等行为暗示着他们对无法诉说的一种失落。攻击性倾向作为一种行为明显表现出来:扔东西、大喊大叫、打人等,到了3岁逆反期时,他们还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3. 模仿而来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性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比如,幼儿在实验室看见成人攻击玩具娃娃,那么成人离开后,幼儿也会学着以同样的方式攻击玩具娃娃。
4. 由“防御”中习得
攻击性行为还产生于经验习得。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性,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因为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好处。一般“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怕其他小朋友伤害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当这种行为的结果满足了孩子“免受伤害”这一需要时,就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如果在事后又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比如对方的更厉害的攻击,大人的批评等,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的可行性。
这时“胜利”的体验比起以往的“躲避”等消极反应带来的结果要开心得多。因此,孩子会因偶然的尝试,形成这样的推理:受到别人的欺负,不一定要躲开或只是哭,可以通过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自我保护”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信息过度敏感,以致做出“假想防御”,比如对别人无意的碰撞,以为是故意的挑衅,因而做出“反抗”。有时还会由“防御”转向“进攻”。在他人眼里,这是一种“攻击性行为”,这样的孩子往往被定义为攻击性强的孩子。
5. 父母教育中的失误
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打架、大喊大叫,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或是孩子特有的表达方式,并不加以重视。这使得孩子认为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表示方式就是正确的。
还有一些家长怕孩子受欺负,鼓励孩子的进攻性行为,尤其是对男孩子。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很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孩子“厉害”、“别人都怕他”,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会形成只有“攻击”才能得到父母赞扬的观念。
另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攻击性行为是将来不良行为的先兆,认为孩子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就必须坚决制止,经常以训斥或打一顿作为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会把这种惩罚方式作为对不喜欢行为的一种正确处理方法,当他处于这种境地时,也只会采用攻击性行为。
6. 挑战权威
在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里,还有着他这个年龄特定的意义:一种对大人(“权威”)的不满的不正常发泄。比如因为觉得大人不公正,但他又不能或不敢直接冲大人宣泄,就把矛头指向引起纠纷的小朋友(“非权威”),把委屈发泄在他们身上。
7. 寻求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攻击性”的孩子人际交往不佳,或是因为打架、行为粗鲁不被大家接纳、理睬;或是因为大人怕他惹事,限制他的社交活动,当这样的孩子不甘于“寂寞”时,就干脆以“攻击性行为”寻求注意,吸引大家的“眼球”。
12下一页阅读全文
正确的应对方案
1. 设定界限
孩子小时候难免和小朋友有肢体冲撞,不见得都是什么暴力倾向。所以,对于孩子之间偶尔的攻击行为,家长不必特别在意。如果不论大小“毛病”都要控制、惩罚,势必造成孩子的谨小慎微或逆反。但如果这类行为变成经常性侵犯行为,并带有报复性和恶意的时候,建议家长予以严教,不能护短。
2. 讲究方法
如果孩子采取各种攻击性行为仅仅是为吸引你的注意,只要没有危险,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利用冷处理让他彻底受到冷落。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明白,他的这一招丝毫没有效果,那么他会考虑放弃。
3. 创设良好的环境
针对孩子行为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可以为他创造一个有足够大的空间、足够多的玩具、书籍和其他娱乐器具的活动场所,让他有充裕的玩耍时间,感受良好的气氛,减少攻击性行为。对于攻击性强的孩子应尽可能避免刀枪等明显有攻击倾向的玩具。
4. 增加体力运动
体力运动是发泄孩子旺盛精力的一个好方法。体力上的对抗和竞争虽说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但它是在一定行为规范的框架下进行,特别强调规则性。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这样的对抗性游戏,激发他的拼搏精神,树立他的规则意识等。
5. 减少不良视觉影响
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孩子,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所以父母对孩子看什么样的节目、书籍应该有所选择,要做到心中有数和正确辅导。
6. 加强亲子沟通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可以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绪;通过讲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方法。特别是2-3岁的孩子,缺乏关注就会采取攻击性行为。
7. 教孩子宣泄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自控力较弱,烦恼、挫折、愤怒等情绪易于引起攻击性行为。适当的哭诉、发泄可以减轻他心中的不满,只要不以暴易暴、伤害他人就行。
8. 帮助孩子学会正确交往
很多时候孩子可能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但由于分寸没有掌握好,比如手比较重或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就生拉硬拽,这样就要劝他动作“温柔”一点,表示友好多用嘴巴说就可以了,不要用手去抓或推。
9. 良性的心理暗示
有的小男孩会欺负小女孩,家长可以让他知道这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事情。可以用男子汉的品格提醒他,“男子汉是不欺负人的”这样激励的话常常挺有用。另外,还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他分别扮演父母、老师、受攻击的小朋友等,引导孩子想象受害者在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让孩子“感同身受”。
10. 问清原委
经常听到孩子抱怨:“爸妈不讲理,什么都不问就怪我!”特别是在对孩子“制裁”之前,应该问问他为什么打架?为什么摔东西?如果原因在于周围的环境或父母和其他人的失误就不能一味地只责怪孩子。
11. 惩罚有度
在孩子出现好的行为时应给予及时的奖励,比如在他完成一项任务而没有带来麻烦时,一定要夸奖他。这种正强化可以使这种行为以后多次出现;出现不好的攻击性行为时要给予惩罚,比如,可以设立“惩罚角”,但不要把孩子关在封闭的小黑屋中,那样会使孩子因恐惧忽略了对自己错误的反省。
12.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他们就经常打架”,“经常打我却要我别打小朋友”。面对“无忌童言”,大人们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为人和教育方法呢?特别是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解决自己表现出来的攻击性。
13. 提高自控能力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父母在具体行为矫正时应该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让孩子分步达到要求。比如,孩子在游戏输掉以后耍赖、打人,家长先引导他做到不打人,心情不好可以用其他方式转移;然后让他学习遵守游戏规则,友善对待同伴,每做到一步给他一步的奖励,发个小贴画或盖个小印章,积累到一定时候可以换奖品等。另外,在指导下的涂鸦活动也有助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12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86465.html
相关阅读: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