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孩子大喊大叫怎么办 家长要对症下药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大喊大叫的原因:无法用语言表达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很好地传达自己的意愿,思维能力高于语言能力,孩子急了,就会大喊大叫,甚至莫名其妙地气哭。
解决办法:多加强亲子沟通
爸爸妈妈每天都应该抽一些时间与孩子沟通,如每天抽空跟孩子聊聊天、讲讲小故事、玩小游戏等,通过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绪,及时安抚他。特别是一些计划生育二胎或者已经生育二胎的爸爸妈妈们,也要特别注意安抚第一个孩子的情绪,不能因为顾着小的就忽略了大的,可以让他(她)参与进来一起照顾弟弟或妹妹,让他们在与父母一起照料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感受到作为哥哥姐姐的责任感。

2大喊大叫的原因:感觉被忽视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会通过喊叫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让自己成为人群的焦点。
解决办法:平时多关注孩子
家长不能放之任之,但是也不能训斥孩子,应该跟孩子好好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妈妈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妈妈知道,孩子有话要告诉妈妈,但是孩子大小了噢,所以还没办法完整地说孩子想要什么。孩子别急,来,慢慢跟妈妈说,妈妈可以猜得到的噢。”在孩子表达了一点想法之后,家长就可以通过孩子的只言片语来理解孩子的意图,询问孩子:“孩子是不是想要这个呀?妈妈有没有猜对?”可能孩子这个时候对妈妈的话还是一知半解,但是对孩子来讲,妈妈说什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妈妈对孩子的关心,知道要耐心地对待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就可以感觉到家长的理解和爱护,对孩子来说已经很够了。孩子就不会再大喊大叫,可以安静下来,避免挫折感的产生。

3大喊大叫的原因:达到自己的目的
宝宝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是希望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或者是希望父母不要管束着他们。比如,有些小孩想要某种东西,如果父母一时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时,他便会大声嚷嚷以企图父母可以妥协。还有一些小孩,当他们在投入做某件事时,如果被父母打断了,他们愤怒的情感就会通过大声嚷嚷等发脾气的方式发泄出来。
解决办法:跟孩子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
当孩子能够听懂话语后,家长就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给孩子讲一些易懂的道理,对于宝宝只是想试图通过叫嚷来达到某种不合理要求时,父母应该要及时遏制,并且处理时态度一定要鲜明,用自己坚定的语言和表情让他了解到父母不是因为他的叫嚷而妥协的,那么,宝宝就会迅速对自己的情绪作出调整。当宝宝情绪稳定后,爸爸妈妈还要跟宝宝再谈谈,并就这件事情教导宝宝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大喊大叫的原因:受到了压力
宝宝如果在幼儿园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跟其他小朋友不能好好相处时,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压力,但是,又由于他们年幼缺乏处事的经验,他们不能自己去解除这种内心的压力,当积累的压力过大或者持续的时间过长时,宝宝就会开始变得暴躁起来,便会采用叫嚷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实这是宝宝的一种情感宣泄方式。
解决办法:转移孩子注意力
对一些因为受到挫折等而引起的叫嚷,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适当地将这些负面的情绪发泄出来。比如让孩子将内心的委屈倾诉出来,或者是通过玩具、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教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压力。

5针对宝宝的大喊大叫家长怎么做
当宝宝大喊大叫时,父母首先保持安定,以温和的态度、甚至比平时更轻一些的声音对他说话:“你这样叫,妈妈什么都听不清,来,我们坐下来,好好地说。”如果是在公共场合、或周围环境较乱,令宝宝难以安定,那就快速(但要安稳)地带他离开,去安静的地方。
可以配合一些身体上的动作,比如轻轻环抱他,阻止他在情绪激动时胡乱挥手、踢脚、扭动身体;带着他在一个较低的地方(如楼梯、矮几上)坐下来,这种位置与姿势的改变,也有助于缓解他的紧张情绪,令他产生一些安定的感觉。有时候,尤其面对小宝宝,语言无法马上产生作用,但身体上的接触却总有一定的效果。
这样做的话,有时宝宝很快就不再喊叫,但有时也可能需要花上好长时间,才能令他摆脱这种状况,两种情况可能会交替反复,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总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无论如何,父母自始自终都一定要保持情绪平稳,不要发脾气、不要提高声音,就当作是个人修炼好了!父母的平稳,就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宝宝,传递给他很重要的信息:
1)父母是值得信赖的;
2)父母会陪伴你,等着你安静下来。

对宝宝来说,这两点确信,真的是非常非常地重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84331.html

相关阅读: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