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许多幼儿都喜欢搜集各种废旧物品作为自己的玩具。糖纸、易拉罐、吸管、牙膏盒、塑料水管等,都能成为他们的“宝贝”。孩子收集“破烂”值得不值得鼓励?家长应该如何做,更利于宝宝成长呢?
■家有宝宝爱“破烂”
前几天,趁着双休日的时间,省会的马女士想把家里彻底整理一番。一些没用的东西,她就顺手扔在了客厅的地上,想等会儿一并处理。可是等马女士打算来收拾这些废弃的物品时,却发现其中的一大半已被女儿看中并转移到自己的房间收藏了起来。马女士拉开女儿房间的储物抽屉一看,哇,整个一“垃圾箱”:糖纸、化妆品空盒、塑料空瓶、牙膏盒、易拉罐……家里丢弃的甚至已经进了垃圾桶的许多废旧物品不知什么时候都神不知鬼不觉地重新在女儿的房间登堂入室,被孩子当宝贝一样收藏起来。马女士想顺便也清理一下女儿的杂物,但女儿立即大叫着扑上来,这也不肯丢,那也不能扔。马女士对此哭笑不得,“我女儿可真是一个‘破烂王’!”
其实,不只是马女士的女儿爱收集一些废旧物品。生活中,许多幼儿都喜欢搜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作为自己的玩具。在孩子们的眼里,物品没有所谓贵贱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大人眼里的“破烂”在孩子看来可能就是好玩的、有用的东西,它们甚至可能比买来的昂贵玩具更能激发孩子探究与活动的兴趣,摆弄起来也更有乐趣。
■保护孩子收集热情
孩子喜欢收集“破烂”,对于家长来说,是应该鼓励还是制止呢?石家庄市长安区幼儿教师王芳说,孩子收集“破烂儿”,其实是个可喜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正在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收集的背后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收集热情,小心呵护这种美好的精神萌芽。“当孩子收藏的‘破烂儿’与自己家里豪华的房间不协调时,家长不要气急败坏;当孩子拿着自己的电动玩具去换同伴的一只破鼓时,不要责骂孩子太傻;当孩子郑重守护的宝贝弄脏了他新换的衣服,也不要训斥孩子。因为责骂和训斥只能无情地扼杀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探求。”
■帮孩子收集利用
家长虽然应鼓励孩子收集“破烂”,适当保护孩子的收集热情,但是应了解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收集,而收集来的东西也不是存放起来就可以,只有让孩子利用好这些东西才有意义。那么,对于家长而言,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收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王老师说,帮孩子收集利用,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确保安全无害。家长允许、鼓励孩子搜集探索“破烂儿”,要以该物品对孩子安全无害为前提。孩子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丰富,不能准确地识别物品中的安全隐患,家长要为孩子把把关。对于有锐利切口的金属部件、外表毛刺粗糙的木制品、注射器的针头、碎玻璃等物品,安全事故难以防备,父母应首先肯定孩子的收集热情,再把安全隐患告知孩子,让孩子去寻找类似的安全替代品。而有些物品,家长要预先提示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如塑料袋不能套在头上以防窒息;小颗粒不能塞进口、鼻、耳内,以防异物入体;干燥剂不能溅到眼内,以防伤害眼睛等。
提供收集条件。父母可以为孩子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收集条件。首先,给孩子准备一个大的整理箱和几个小抽屉,让孩子按物品的大小分类摆放,并督促他定期整理,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收集热情,又能保持家居的整洁美观,孩子的计划性、条理性、调控力也得到了锻炼。其次,父母还要做有心人,整理东西时不妨从孩子的视角考虑一下是否有用,然后再决定是否丢弃。在外面出差、旅游时,父母要学会用孩子的眼睛找找“宝贝”。有了美妙的发现,别忘了推荐给孩子,把你的惊喜和热情传递给孩子,和孩子共同分享发现“宝贝”的乐趣。
陪伴孩子游戏。孩子收集整理“破烂”,并玩这些东西时,如果有父母的参与,不仅乐趣大增,亲子感情也会随之升温。例如,搜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后,父母可以找个时间和孩子一起把各种树叶分类贴到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孩子命名,父母书写;或者亲子比赛做树叶拼图,或者共同做几片树叶书签等。
引领孩子探索。有的时候,孩子面对收集的“破烂”可能也“玩不出名堂”,这时就需要家长的点拨与指引。例如,孩子搜集了一大堆的牙膏盒、肥皂盒,可是除了装些小东西在里面摇晃,再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这时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想,牙膏盒和生活中的哪些东西相似,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吗?通过启发,让孩子把两支牙膏盒粘在一起制作望远镜,而三四支高高矮矮、粗粗细细的牙膏盒剪贴起来则可以制作多用笔筒……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动脑思考,多动手尝试,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61279.html
相关阅读: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