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学音乐不一定就要成为音乐家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才艺培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教孩子们弹钢琴时,常常要从五线谱教起,最初他们连音都找不到,甚至在面目机同的键盘上徘徊半天才能对号入座。但过不了几个月,孩子们都能根据豆芽菜在楼梯上的高低变化,调整自己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即使是陌生的乐曲,试谱弹奏时按错了音也能立刻感觉到。这就说明了练琴(发展音乐智能的一种载体)能使孩子的感官变得敏锐起来。

  

现代科学的进步已使每个家长认识到,创造力是孩子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许多研究证明,在良好的艺术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想象力,对于科学理论的学习乃至进地科学研究、发明活动以及其他的社会实践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里,企业公司在招聘人才时也会考虑到应聘者的艺术素质。这些考虑也正是以相信艺术的想象力与开拓性工作能力有着某种密切联系为出发点的。

  音乐的学习来源于日常生活

  有些妈妈早早让孩子学乐器,认为这样才最正规。这有一点曲解,就是把音乐限制在知识和技能的范围里了。其实,学习音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学音乐,最重要的是学会感受音乐、表达音乐。这些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中开始的,妈妈就是宝宝最好的老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是由错落有致的音高和长短有序的节奏组成的,这样的“音乐”大量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需要我们用嘴巴和耳朵去感受!

  1.音高的感受和表达。有些人认为唱歌才有“音高”,其实我们平常说话尤其是汉语,它的四声就具有天然的歌唱性。比如我们拉长声音说“妈-妈”,就是乐谱上的“5-3”,而说“宝-宝”接近“1-3”,妈妈如果用悦耳的声音说出这些词,在宝宝的耳朵里就是美妙的音乐。平常说话时,多用悦耳的、歌唱性的长音对孩子讲话(大多数妈妈其实就是这样做的),并且注重让孩子比较、分辨高低不同的声音。就是家里其他人互相说话时,也要用悦耳的声音和和气的语调。

  音高训练的“材料”:

  “水妞水妞,先出那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骨头烧羊肉 ……”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2.节奏的感受和表达。节奏在生活中的存在就更普遍了,我们的心跳、呼吸,走路、跑步,都具有一定的节奏。除了这些固定的节奏,还要让孩子接受一些变化的节奏,比如用拍手、跺脚,敲击物体等。用嘴念也可以,“镪-镪-起镪起,起镪起镪-起。”

  有很多孩子喜爱的歌谣,可以让孩子按照节奏来念,一些有节奏变化的歌谣效果会更好:

  “大公鸡,真美丽,红红的冠子花花的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让我们早早起。”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打烧酒。烧酒辣,点洋蜡;洋蜡苦,卖豆腐; 豆腐烂,摊鸡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51549.html

相关阅读:培养宝宝艺术气息的6个好方法
儿歌是儿童训练语言的需要
给孩子报兴趣班要避免的误区
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艺术欣赏的能力
幼儿怎样学英语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