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棣小朋友的妹妹朵朵,从美国回来了。确切地说,是被人从美国带回来了,因为朵朵的芳龄只有三岁两个月,回来,自然要靠大人的引领。
朵朵这次回来,主要的目的是要学中文。她母亲听人说,三岁是小孩子学语言的关键期,立刻就有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焦灼和迫切。匆匆安排好手头上的事务,连孩子带行李一块儿打包,回国。小朵朵很争气,回到奶奶家没多少日子,就学会了一个完整而铿锵的判断句——她伸出绿豆芽一样白嫩细巧的手指头,点中哥哥苏棣的脑门,斩钉截铁地宣告:“苏棣是个大坏蛋!”
举座哗然——没人教她这一句啊!立刻,又击掌相庆——这是朵朵说出的第一个完整的中文句子!虽然说得九曲八弯、回肠荡气的,可是主谓宾齐全,而且全部到位,一点毛病没有。到底是故国和热土啊,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学习,孩子的中文水平PIAPIA地突飞猛进,那是必须滴!
于是,在一片鼓励跟喝彩声中,朵朵开始了她的汉语学习。可是过了没有多久,爸爸妈妈就在她的身上发现了问题:规划中,汉语跟美语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并没有出现,而很多中美合璧的奇怪句式,却如雨后春笋一样的涌现出来。有一次坐地铁,朵朵看着座位上有个阿姨,正撩起衣服给怀里的宝宝喂奶,感觉十分新奇,小脑袋凑过去盯了半天,转过头来向母亲汇报:“阿姨在给baby吃牛奶!”
周围的乘客听了这话,会心地大笑。朵朵开始以为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同,脸上颇有几分得意。母亲却拍拍她的头,庄严肃穆地纠正:“阿姨是给baby吃‘奶’,不是吃‘牛奶’——是吃breast milk,不是吃milk。”朵朵本来以为自己自主完成了一个大发现,没想到原来是闹了一个笑话,觉得自己在这么大一堆人面前出了丑,糗得把脸埋在妈妈的裙子上,抽抽噎噎地憋了半天,终于“哇”地一下大放悲声。下车后,爸爸妈妈带她去吃饭,她对菜谱上玲珑剔透的小笼包发生了兴趣,妈妈简而言之地教她说,这个满脸皱纹的小东西叫“包子”,她喜滋滋地记下,等爸爸妈妈叫服务员来点菜的时候,便自告奋勇地说:“请,给我——报纸,谢谢。”服务员一头雾水,看看朵朵又看看朵朵妈,朵朵妈对朵朵说:“是‘包子’,宝贝。告诉阿姨:你想要包子”!
对于妈妈指出的这些错误,朵朵开始都还乖乖地修正,后来渐渐表现得很厌烦,甚至是暴躁,最后干脆成了金口玉言,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了。她妈一见这阵势,有点起急,先是耐着性子哄,遇到朵朵坚持不买账,也恼。看到妈妈发了脾气,朵朵索性大哭:“不要,不要!NO Chinese!”
听了这母女俩打不完的嘴官司,我想起以前听说的一件事。我有个表弟在德国,有一次说到女儿的语言学习,也提到这个问题。“别信那些所谓的双语教学,没好处——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在两套语言体系里迂回辗转……哪个也学不好。”跟着用女儿回国学中文时遇到的苦难以资证明,一副苦大愁深的语气。我问:“那孩子这样一边说,一边忙着在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里来回切换,是不也挺辛苦的啊?”他说:“她不辛苦——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把中文的句法用到德文里,或者是把中文里掺两个德文单词,呵呵,说点子肉夹馍式的德语,常事儿。”
我不知道表弟的说法,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反正想到这些小香蕉孩儿们为了学汉语弄得愁苦不堪,心里实在觉得可惜:这么小的宝宝,这么苦哈哈地学,再碰上个不会“弯弯绕”,永远都是直线教学的妈妈……想想真是让人疼得慌;汉语啊,汉语——这么可爱的汉语,怎么竟成了有些孩子的一场苦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51387.html
相关阅读: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