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做主”等早期教育理念日益风行的今天,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但是,很多家长同时也感到迷茫和困惑,难道对孩子就一点都动不得吗?任何时候也不能采取强力措施吗?
是教育孩子,还是自己出气?
文/高艳
打孩子并非不可以,但是请大家事先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打孩子?是是为教育他,还是为了自己出气?在很多时候,孩子挨打并不一定是犯了多大的错,而是父母被气急了,情绪激动之下就抡起了巴掌。
记不清是哪位高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人用粗暴的态度打孩子,是无能的表现!”因为很明显孩子是弱者,大人是强者,双方力量悬殊,孩子当然打不过大人,只好低头认错,但是内心并不一定服气,说白了,作为成年人,如果只会用粗暴的方式,那么就算把孩子打服了,也不见得光彩呀!
著名教育家知心姐姐有句名言说得好:“父母与孩子之间,重在沟通。所谓‘沟通’,就是‘倾诉’加‘倾听’,也就是我说着、你听着,你说着、我听着。”我觉得很有道理,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有些事情大人说明白了,他听懂了,矛盾自然就解决了,何必非要动粗呢?
把监督权交给孩子
文/麦微薇
虽然茵茵是个女孩子,可是脾气却出奇地倔,偏偏我又是个急性子,最看不得茵茵蛮横的样子,所以,常常还没来得及开口讲道理,巴掌就先打下去了。可是,尽管挨了打,茵茵还是很少会变乖,照样不服管。所以,我逐渐也开始有点担心了,担心茵茵会越来越难教育。
我知道凡事应该先讲道理,不应该这么急就打人,可是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急性子一时半会可改不了。所以,我想出一个法子:和茵茵做个约定,当妈妈不分青红皂白想一巴掌打下去的时候,茵茵一定要大声告诫妈妈“不能打人,要先讲道理”。茵茵自然很喜欢这个约定,因为不用挨打了呀。还别说,这招真挺灵光,每当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急性子时,一听到茵茵的告诫,我马上就会冷静下来,先对茵茵说句“对不起”,然后再仔细和茵茵讲清道理,分清利害关系。这样一来,每次当我讲完道理时,茵茵也很乐意地接受并改正了。
别迷信棍棒
文/邵贞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中国老话,虽然不太好听,但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实际上,这是按父母的意志来改变孩子的行为,肯定会伤害孩子。打,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不仅影响亲子关系,还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如果父母经常打孩子,孩子可能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挨打也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养成动不动也出手打人的习惯。另外,孩子也可能为了不挨打而说谎,或是一味迎合大人而压抑自己的情绪,总之对心理发育很不利。
点到为止
文/冯旭芹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我偶尔打孩子,也是有原因的。除了作为新妈妈对孩子的耐心有所欠缺之外,主要还是想让孩子们对不该做的事有所顾忌。如果孩子在起劲捣蛋时能想起曾经挨的巴掌,那就算打对了,这也应了那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老话。
不过,即使我气得咬牙切齿,手还是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坚持“点到为止”的原则。之所以要轻轻打,除了怕伤到孩子们稚嫩的身体,主要是避免留下心理阴影。否则,孩子可能对家长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亲子关系,还可能模仿家长的举动互相攻击,产生暴力倾向。
小树不修也成材
文/胡沁
童年生活对一生有着巨大影响,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对于孩子来说,打骂会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惧,这种恐惧所留下的心理阴影会直接影响人格发育。所以,打孩子是一种不当的教育行为。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哪个家长无缘无故打孩子,肯定多是孩子太过调皮、无理取闹等。俗话说:“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而我并不赞同。打孩子,是家长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如果孩子每每在挨打之后才肯听话,那只能证明你是个失败的家长。
孩子调皮其实也是正常事,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家长不应该“打”字向前,更应该讲究教育方法。孩子都是透明而敏感的,需要大人用心去呵护。
响鼓不用重锤
文/吴克芬
据我调查,90%的家长都打过孩子,原因无非是不听话、调皮。当然,并不是说孩子不能受到惩罚,但这种惩罚也并不一定是挨打。也许孩子挨打之后表面上服软了,但是自尊也受到伤害,成自卑、胆小、孤僻、撒谎等不正常的性格,甚至学着以打骂对待别人。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不要把一个小小的错误看成很大的缺点,非要去把它擦干净。只要孩子的错误不是原则性问题,那么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孩子要在学习中成长,我们也要在学习中做个好家长,对孩子动武,绝对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自尊的孩子做错事之后,大人的几句责备就足以令其印象深刻。有句老话说得好:“响鼓不用重锤。”打孩子正好说明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比较薄弱,所以才会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掩盖。
爱有度,罚有方
文/詹娟
关于“打”孩子的问题,现在的年轻父母似乎都很困惑,一边怕伤害到孩子,一边又怕约束不了孩子。而我的认识是:教育孩子要“爱有度,罚有方”。当孩子做了特别不好的事情时,可以采取“事不过三”的原则。第一次是温和的告知,让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有什么后果;第二次是严厉的批评,除了再次警告,还应好言相劝、耐心教导;第三次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而且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让孩子保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文/叶子
要说我从来没打过孩子,那是假话。但是,我从不将打骂作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打孩子虽然可以暂时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孩子终归要长大,挨打之后服软,并不意味着在内心真正接受。
孩子犯了错误,我一般区别对待。如果是第一次犯错,那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告诉他不对的原因,更要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如果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不打也不骂,只是板起脸来告诉他“自己好好想一想”,来个冷处理,让他自己想明白并定出规则,一旦下次再犯,也好照章办事。如果孩子接二连三地犯同样的错误,那么除了施行他自己制定惩罚措施之外,还可以追加其他处罚。当然,如果孩子犯了性质恶劣的大错误,我也会打屁股或手心以示惩戒,让他明白有些错误是一定要受到严厉惩罚的,只是这样的方法绝不能经常使用。
孩子挨打之后认错并不一定是真心认错,一件事情,只有孩子从不敢做到不想做、再到不去做,才算是真正的理解。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比让孩子听话更重要。另外,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不可能不犯错,但一定要知错并努力改正错误。
12下一页阅读全文
打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文/孙玲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因地制宜,孩子并非打不得,我们小时候哪个没被爸爸妈妈打过?最后不也都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了吗!当孩子触犯了原则底线或做出很危险的事情时,父母的责打可以让他们加深印象,从此避而远之。
当然,责打并不是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让孩子记住道理。所以,如果能用说服或计时隔离等办法解决的问题,我一般不会动手去打。果真因为一时冲动打了孩子,过后也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聊聊刚才的事情,说明白孩子犯了什么错、妈妈为什么要打他、妈妈也不希望打他,如果他下次不再这样做,妈妈一定很高兴,之所以如此这般,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圆满的解释。
孩子并非不能打,但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迁怒于孩子,这种强权施暴的“恶行”的确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还有一点千万要注意,在孩子吃东西或嘴里含着东西时,千万别打孩子,更不能打孩子的脑袋。
动手前请三思
文/筠娘
有句老话说得好,“打哑巴孩子有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家长不可以动手打那些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小孩。其实,不光是不会说话的小孩,什么样的小孩都不可以施以暴力。
一个正常人,什么时候最敢于动手打人呢?好像只有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可是,当你抬起手来的时候,请想一想,如果面前是别人的孩子,如果面前是一个有能力跟你对抗的成人,你的手还能抬起来吗?也许你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而我要说,打着“教育”的旗号举起巴掌,这不是家长的特权。
现在的人都很实际,别说动手了,即便你对别人摆脸色,也肯定要为自己的“脸色”付出代价。也许还没等付出代价,就已经“懊悔”得睡不着觉了。然而,这样的脸色,你却可以随便对孩子摆出来,为什么?因为那是你的孩子。
可是你错了,你自己的孩子也是人,他同样有别人都会有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对于小孩子来说,更是根深蒂固。很多人都奇怪,在和幼年时期的养育人分开若干年后,孩子仍旧跟他们很亲近。为什么?幼年时候的事情,可能他们早就想不起来了,可那种亲切的感觉,会深深埋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所以,你现在对待孩子的恶劣态度,也同样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有印记,可能在某个深夜,就会出现在他们的梦里。
必要的家法伺候
文/猜猜妈
没有哪个爸爸妈妈愿意打孩子,但总有被孩子“逼”得忍不住非打不可的时候!“打孩子”不是一个好办法,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过,我个人认为必要的家法伺候还是可以的。
但是,对于如何实施家法,还是有讲究的。首先,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家法,否则会有家庭暴力潜移默化的嫌疑;其次,如果要教训,一定要一次到位,不要让孩子觉得打几下挺好玩,挨揍也没啥;再次,在了解孩子的错误情况后,再确定是否需要家法伺候,如果是非原则性的问题,我觉得口头教育就可以啦。
可以打,但要有分寸
文/章娅琴
对于“该不该打孩子”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偶尔为之,还是可行的。当然,在打孩子的时候,我也要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一、必须在孩子犯了错误、怎么讲道理都不管用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打”的方法,切记不要频繁,否则打疲了就不管用了。
二、打孩子一定要掌握分寸,注意把握轻重和部位,打到皮肉有一定的痛感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过度,更不可用皮鞭、棍子等,以防意外伤害。在非打不可时,打几下手心或轻拍几下屁股就行了,既达到了疼痛处罚的目的,又比较安全。
三、父母双方一定要默契配合,不要一个打一个护,也不要父母2个人全部声色俱厉,否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都不爱他了,至少要保留一个理解和了解孩子的人,来开导他的错误行为。
总之,为了孩子的将来,让他适当受点皮肉之苦,还是有好处的。
12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51379.html
相关阅读: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