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唤醒沉浸在个人世界的孩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无论外界环境多么纷繁复杂,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而不应该将自己封闭起来,因为“施加于一个人的最严厉的刑罚,其中一种就是让一个人独自禁闭”。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前就能发现征兆,主要的障碍是认知的发展困难,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言语发展障碍和社交发展障碍。

父母应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的陷阱,让孩子在心灵上不再孤寂。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所以,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一个人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完成社会化过程,使自己逐渐成熟。

小贞是某间名校的初中生,品学兼优,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她,也常常称赞她。她的父母更将这个独生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但小贞性格内向,很少与同学来往。

近来,文静温柔的小贞好像和同学们更加疏远了,而且老师和同学们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使是阴天和雨天,小贞还是戴着一副墨镜,神色也总是很紧张。

大家都疑惑不解:小贞究竟怎么了?

小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感到和其他人在一起,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压力,觉得喘不过气。为了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于是她买了一副墨镜,想借助漆黑的镜片去隔绝与他人的眼神交流,以驱散心头莫名的恐惧。

但是,她仍然感到十分压抑、非常紧张。小贞觉得身心疲惫,人也日渐憔悴,学习成绩也就急剧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贞变成这样呢?

小贞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且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对女儿的教育非常严格,小贞从小就养成了不大出门的习惯。小贞的父母很爱干净,其他小朋友到她家来玩,如果把屋子弄乱,他们会非常不高兴,并告诉小贞,下次不要把朋友带到家里。于是,小贞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少,她也越来越不喜欢和别人交往。

小贞长大后,父母又经常叮咛她:“外面很乱,坏人多,做什么事都要小心,晚上尽量不要外出。”一天晚上,她结束晚自习,独自回家,在一个小巷子里,发现有几个男生正围着一个女孩,对那女孩动手动脚。

父母的叮咛顿时变成了她亲眼目睹的事实。她吓得魂不守舍,拼命地跑回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恐怖的感觉才慢慢消失。

恐怖的感觉虽然消失了,但恐怖的记忆还是存在。每当小贞看见异性,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在惶恐、矛盾、徘徊中,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

自闭倾向是指在有人的场合,特别是有陌生人的场合,会感到紧张,手足无措的恐怖体验,并伴随着异常的行为,如心慌、不安、脸红、手足失措、手脚发冷、出汗、语无伦次等。

有自闭倾向的人为了摆脱这种不舒服的经验,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别人交往。

自闭症即人把自己封闭于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的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与人的交往而产生心理障碍的症候群。在青少年人群里更易发生。常见的表现是:孤僻,胆怯,自私,任性,不帮助别人,也不让别人帮助,忽而自傲,忽而自卑。

有的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不错,显示智商颇高,但EQ(情商)可能偏低,不仅与人交往能力不足,而且不会妥善地处理事情,造成这种病症的原因可能是长久关闭在与父母亲的小天地里,没有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相处的环境,导致无法拥有知心朋友而产生性格变异。


自闭症是一种由行为特征定义的症状,目前无法用单一简单测验确认是否有自闭症。通常最先察觉异状的是父母,发现孩子即便置身在一群小朋友之中,还是喜欢独自一个人玩耍;经常做白日梦;把身边的人当作摆设,视而不见等。自闭倾向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主观原因在于有些儿童本身可能具有腼腆、内向、害羞的性格。这些特质不利于儿童与他人交往。客观原因主要来自家庭教育。独生子女本来就会因为社会、家庭等成长环境的因素,出现不合群的性格。

如果父母不加以注意,甚至鼓励、赞扬自己的孩子不与外界接触、不与同学交往,就像小贞的母亲那样进行消极的叮咛,使孩子在还未接触社会之前,就已经对社会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这样非常不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

另外,孩子若是在人际关系中屡屡受挫,也会使其逐渐回避与人交往。

孩子的这种自闭倾向对成长有极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一、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教育,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因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变得孤僻。

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出一个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家庭的欢乐。

二、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

目前的社会,由于家居条件、家庭结构等原因,父母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父母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走出来,鼓励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生活。

也可以利用假日、下班时间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场所游玩,或者带孩子一起去拜访朋友、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培养孩子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

三、教育孩子正确看待交往中的挫折

孩子在交往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可是由于孩子的性格不同,他们对挫折的反应也就不一样。有的孩子生性敏感,自尊心强,当他们遭到别人的拒绝时,就会很伤心,因此对与他人交往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于是就会慢慢变得害怕交朋友。

父母应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常常与孩子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和朋友的交往情形。当孩子出现问题,需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忙解决,使孩子能够积极地与他人交往。

四、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自我封闭,或者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位启蒙教师,所以应该以身作则,在言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


五、父母要注意平时与孩子互动的态度

如果父母经常随意责备、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就容易让孩子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一切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这种自我谴责一旦成为习惯,就会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比谁都不如,因而一个人畏缩在一旁不敢出声,心情压抑。

此时父母不妨说一些肯定的鼓励话语,如:“你一直很努力,再加把劲,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仍要赞美你,因为你已经很努力了。”

随时注意言语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爱抚、微笑、点头、夸奖等,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孩子感到自信、开朗。

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孩子的“参与”意识

孤僻的孩子多半着迷于一些缺乏社会性、与社会交流的兴趣,比如看电视、打电子游戏等,对周围的事物不闻不问,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不参与的态度。

父母必须阻止孩子对这些爱好着迷,多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与父母一起外出购物、参与做饭或帮助邻居等,让他们与人相处及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

自闭症是种严重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前出现征兆,主要的障碍是认知的发展困难,表现而出的症状主要是言语发展障碍和社交发展障碍。父母不可不多加注意。

习惯便利贴

1.和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培养孩子开朗而不孤僻的性格。

2.鼓励孩子认识新朋友、扩大生活圈。

3.利用假日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各类研习、座谈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40076.html

相关阅读: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