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
有的家长经常对我表示非常羡慕那些智力超群的孩子,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不能变得聪明一些,天赋高一些呢?还有的家长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能识多少字,可以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心急了,他们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这么优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拼命地催孩子往前赶。
在我看来,孩子的智力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教育中形成的,这个教育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孩子掌握知识的过程。孩子掌握的知识越多,内容越深,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当然,这个过程是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孩子观察得越仔细,那么他认识事物也就越深刻。
有一天,我的妻子在卫生间放了一盆水,准备给女儿洗澡。当她准备好换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品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孩子往洗澡盆里放了许多的玩具。盆里漂着小汽车、小积木、小篮子、小塑料鸭子、小卡片……这些东西全部浮在水面上。而孩子正聚精会神地看这些玩具如何在水中“游泳”。
妻子本待要训女儿,但是小家伙却高兴地告诉妈妈,自己发现小汽车是重的,会在水中沉下去,而塑料小鸭子是轻的,会漂浮在水面上……女儿总结得头头是道,让我们感到惊喜。原来以前我们教过她的东西,现在得到了验证。
于是,妻子激动地对女儿说:“铁在水中长期泡下去会生锈,小卡片时间长了,也会被泡坏。”这样一来,一些新的知识,又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了孩子。
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很多丰富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细致地的观察。而在这种时候,父母一定要当好引路人,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有的家长会说,在现实生活中,万事万物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对象,他们要观察的话,从何讲起呢?这可是个难题啊!
其实父母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观察事物的时候,可以先选好对象,一旦选定了,就要集中注意力,而且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是否具有持久性,是否对观察对象有兴趣。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和有趣,可以适当地加入语气词,让口气变得悦耳动听,孩子们也会喜欢听。哪怕是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家长都可以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听,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的兴趣。
此外,在观察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动用各种感官,比如说让孩子摸、嗅、听、尝,这样一来,就会让孩子充分利用感官去感知事物。这种做法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使观察细致、持久。
由于孩子生性活泼的特点,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不会长时间集中在同一事物上。到了孩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勉强,可以再转向另外一个事物,引导他对事物产生广泛的兴趣。兴趣广泛,知识面也就会随之加宽,而且观察的内容也就在不断增加。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家长也要不断改变孩子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孩子有意识地去观察事物的变化,找出事物间的联系,甚至极微小的差异。当家长指导他这样做之后,孩子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习惯。这样一来,每当遇到一桩新事物,孩子就会仔细地去观察、研究,找出为什么,这样,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充实。与此同时,孩子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从而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处在黄金教育期的孩子,往往对观察更是情有独钟。他们会注意到地上的小蚂蚁如何爬行,还会看到眼前的面包屑如何掉到地上。当风把树枝吹得来回晃动的时候,当衣服被风从绳子上吹落的时候,小宝宝们都会觉得非常有趣,他们会在这个时间认真观察,而且还会思考为什么事物会这样。
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孩子们就会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年龄的增长,对观察事物失去了兴趣,不再关注身边的事物。所以,在孩子的黄金教育期之内,家长一定要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孩子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此外,由于孩子年龄会渐渐增加,接收到的外界信息量也在逐渐加大,而对一些细小事物的观察,就会变弱。在心理学当中,这说明孩子的智慧也在发展,他们也在不断转换观察的兴趣。
如果从小就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那么将来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认知概念的建构等都会变得容易起来,这对他们的一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34229.html
相关阅读:游泳训练可提高宝宝的智商
如何帮助宝宝学习走路
培养注意力的五个方法
请给幼童尝试的机会
过度保护阻碍宝宝交往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