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能使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博大,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失败,多有成功。爱的表现是无保留的奉献,而其本质却是无偿的索取。有时你的爱心也许得不到爱的回报,甚至受到误解和非议。不过,这是暂时的,爱心付出多了,总会感动别人的。
爱的过程往往是成功诞生的过程,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爱也以其不凡的能量孕育着成功的因子,一旦时机成熟,就给人们带来一片惊喜。
人人都需要爱,人人又都可以奉献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爱心,那么每个人都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份温暖、一份成功、一份惊喜。
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那些拥有爱心的人才能发现,才能感受,才能交流。一个人如果能把爱心当做一种力量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中,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都能战胜,对于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成功之路有千万条,条条都是爱心铺成的。无论是成功的事业,还是成功的学业,无论是成功的友谊与婚姻,还是成功的身心健康,都离不了爱心。
热爱人生,就会活出人的价值;热爱事业,心中就会充满激情;热爱生活,就会越活越有滋味;热爱大自然,就会获得休闲的好心情;热爱他人,就会体味到友谊的珍贵……人可以没有百万家产,也可以没有荣誉和地位,但绝不能没有爱心。李耽今年七岁半了,正在读小学,最近她在学习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李耽迷上了植物,她觉得那些花草实在是太美了,便苦苦哀求妈妈给她买一盆鲜花。妈妈同意了李耽的请求,带着李耽到花卉市场买了一盆小花。妈妈希望李耽看到小花生长的整个过程,并且能够自己照顾它,于是和李耽约定,由她负责照顾鲜花,给它浇水和施肥。
最初几天,李耽非常兴奋,每天耐心地给小花浇水,还根据日照的情况,不断给花盆挪动位置,并拿出本子,歪歪扭扭地在上面画出花卉生长的情况。可是,没过多久,妈妈发现,小李耽给花浇水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甚至好多天都不给小花浇水,也不做记录,似乎她已把养花的事给忘了。结果,小花慢慢枯萎了,叶子也开始泛黄,生长的速度减慢了,再过几天,那盆花就要死了。
吃过晚饭,妈妈把李耽叫到阳台,说:“你给花浇水了吗?”李耽低着头说:“没有。”“为什么没有?”“我……”“我们在买这盆花的时候,是怎么说的?由谁负责给这盆花浇水?”李耽沉默不语。“你看,这盆花多么伤心、悲哀!她失去了美丽的叶子而变得枯黄,而这都是因为你。”以后的日子里,李耽每天坚持给花浇水,小花不久又恢复了以往漂亮的颜色。爱心是人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古今中外,爱心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著名大文学家雨果说过:“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没有爱,就没有世界的一切。
但现在的很多孩子自私、冷漠、缺乏爱心、不懂回报、不善于合作。如果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我们的下一代将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更不可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爱心能使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博大。所以,妈妈一定要对小学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培养孩子的博爱之心。
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妈妈的引导和培养。孩童时期是人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的形成也是在孩童时期,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妈妈要把自己看做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妈妈的爱心浇灌。世界五彩缤纷,人间丰富多彩,都需要有爱心的人去发现,去欣赏,去领悟。孩子爱心的培养,关键时期在童年。
【妈妈应该这样做】
1.以身示教,传递爱心。
上公共汽车时明明经常看到妈妈主动把等车的老人搀扶到车上,平时在家妈妈很尊重爷爷奶奶,邻居家有事,她也热情地过去帮忙。尽管妈妈干的都是些平平常常的事,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明明,很自然地从妈妈身上学会了尊敬、爱和帮助别人。妈妈的言传身教胜过无数本教科书和无数次的说服教育。妈妈是爱心传递的使者,尊老爱幼,用心去影响小学孩子,包括尊敬乡邻、爱护一草一木、珍惜光阴等,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拥有爱的感知。同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妈妈为什么这样做,结合生活中孩子破坏玩具、撕毁图书等坏行为进行教育,使爱具体化。孩子会从熟悉的人的言行中汲取知识,从小便会懂得:尊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爱是相互的,拥有博爱胸怀的人,是高尚的人,是受人敬仰的人。
2.给孩子创造实施爱心的机会。
如引导孩子主动帮助左邻右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在妈妈生日时,暗示孩子表达对妈妈的爱。而当孩子付出行动后,以微笑的表情、赞扬的语气及时地给予表扬,能激起孩子产生一种关爱他人后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并会产生不断进取的强烈愿望,以致逐步形成把关爱他人当做乐趣的相对稳定的健康心理。
3.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去爱。
爷爷病了,但是东东依然大声吵闹不止。妈妈说:“东东,爷爷头痛,你不要大声吵了。”东东依然声调不降。后来,东东病了躺在床上,不允许全家人看电视。妈妈摸摸东东的头说:“你发烧了,怕吵。还记得上次爷爷头痛吗?你在他的身边大声吵闹……是不是别人生病时,不该吵闹啊?”东东瞪大眼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处在思维感知阶段的小学孩子,只有在他感觉到不舒适时,才能体验到别人难受的滋味,因此才能真切地关心、同情、帮助别人。
4.在关心爱护孩子的过程中教会去爱。
丽丽手出血了,妈妈边包扎边说:“是不是有些疼?都流血了,血对人体很重要,要抓紧时间止血。”丽丽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加上她对疼的感受,她会效仿妈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疼痛和流血的人。孩子学东西很直观,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点滴的事物中,用行动和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爱,并让孩子学会回报爱。
妈妈有责任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博爱之心的人,为此,妈妈首先要做一个爱的使者,长期地、不断地把爱传递给孩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12883.html
相关阅读: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