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式课程内容过程如下:
一、妈妈的“顺风耳”。
——豆豆要和爸爸去旅游了,妈妈不放心。豆豆懂事地说:“妈妈,你放心,我会把每一天的事儿都告诉你。”
——讲述故事第一至第三小节,注意略去“旅游的第一天,豆豆就给妈妈打手机”这一句。
——妈妈听到大海的波浪声了吗?离得那么远,妈妈是怎么听到的?难道她有一双“顺风耳”吗?
——你猜猜看,豆豆是怎样让妈妈听到波浪声的? (手机就像妈妈的“顺风耳”一样)
二、妈妈的“千里眼”。
——讲述故事第四至第八小节,注意隐去“传真机”部分内容。
——妈妈真的看到豆豆的画了吗?离得这么远,妈妈是怎样马上看到的? (允许幼儿有多种答案,如:寄信、寄快递等方式,但应引导幼儿思考传递速度如何才能更快,从而引出传真机)
——传真机就像妈妈的“千里眼”一样,只不过图像是黑白的。
三、妈妈的“伊妹儿”。
——讲述故事最后部分,注意隐去“互联网”(email)部分。
——在海滩上,爸爸用照相机拍了那么多有趣的照片,如果不用传真机,怎样才能让妈妈马上看到彩色照片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传递信息的方法)
——你知道“伊妹儿”是什么吗?
——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完整地倾听故事,重点看看挂图中的通讯工具。
认认它们。
——幼儿分成4—5组,每一桌上均放置一套小卡片,幼儿自由地看看、讲讲。
——你找到刚才故事中提到的“千里眼”、“顺风耳”、“伊妹儿”了吗?
——教师用电话的免提功能,当场拔通一位幼儿家长的电话,让全体幼儿与家长通话,告知班上发生的某件事,让幼儿体验信息传递的快速。
整个活动通过故事讲述让孩子们了解一些现代的通讯手段,选材还是与时俱进的,但是具体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手机“听海浪声”、传真机看豆豆的画等内容都是通过图片来让孩子们间接感受。在课程审议的时候,个人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来感受现代的通讯手段。传真机现在孩子们较少看到,这个内容可不作为重点。主要落点为真实体验手机、电子邮件以及QQ,修改为这三个内容是基于现在这三项通讯手段较为普及,也容易现场操作演示。
给中班组的老师两个建议:1.是两个班级之间互相演示感受。2。是通过当班老师与配备老师,一个在教室、一个在办公室里互相配合操作演示感受。
这是当时的一个初步设想,后来准备用这一内容给小荷团队上示范课,又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因为这个方案更容易操作。最后将活动题目确定为《??老师在干什么?》
首先向孩子们抛出“??老师在干什么?”的疑问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第一个环节通过手机电话听到??老师的声音,第二个环节通过电子邮件收看照片看到??老师在做什么,第三个环节通过QQ软件既看到听到??老师形象又能听到声音。最后简单了解一些其他的通讯手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707012.html
相关阅读:托班综合教案:玩泡泡
小小运输员
语言游戏-可爱的小动物
主题《你变我变大家变》反馈
纸宝宝洗完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