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大班语言:《蝈蝈和蛐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大班语言教案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大班语言:《蝈蝈和蛐蛐》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2.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1.蝈蝈、蛐蛐图片各一张。2.电脑、电视机、转换仪。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难点: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演示法、直观感受法、、设问导答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蝈蝈、蛐蛐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蝈蝈和蛐蛐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2只小虫吗?刚才我们认识了蝈蝈,现在来看看这是谁呢?

2.师:今天蝈蝈和蛐蛐都来到了我们班,它们两个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观察蝈蝈和蛐蛐的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

2.理解教师小结,产生倾听儿歌的愿望。

出示直观的图片,引出主题,使幼儿更仔细地观察蛐蛐和蝈蝈,认识蝈蝈和蛐蛐,初步感知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1.组织幼儿倾听老师念儿歌。

2.提问:

(1)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首儿歌有趣吗?哪个地方有趣?

(2)蝈蝈和蛐蛐儿是怎样吹牛皮的?听我再来说一说。

(3)你听“蝈蝈”和“蝈蝈儿”有什么不同?我念“蛐蛐”的时候跟儿歌中的“蛐蛐儿”有什么不同?

3.小结:儿歌中念的时候有“儿化音”,因为这是北京人说话的京味儿。

4.指导幼儿份角色念儿歌。

(提醒幼儿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5.组织幼儿完整念儿歌。

1.集体安静倾听教师朗诵儿歌内容。

2.根据教师提问,理解儿歌内容。

3.倾听教师小结,感知儿化音,了解儿歌中哪些部分是带“儿化音”的。

4.与教师分角色念儿歌,掌握儿歌内容。

5.集体念儿歌,完整记忆儿歌内容。

幼儿欣赏儿歌后,通过教师提问发现用儿化音念的不同,感知这首儿歌的京味儿,使幼儿了解北京话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欣赏、分角色念儿歌、集体念儿歌的过程中,使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三、游戏中提升经验,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

1.教师扮演大公鸡,幼儿扮演蝈蝈和蛐蛐,进行游戏。

2.讨论: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小结:我们以后都不能做吹牛皮的人不能说大话,要做一个事实求是的人。

1.分角色与教师进行游戏。

2.说说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理解老师的小结,知道不能做吹牛皮的人。

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儿歌内容,让孩子们理解吹牛皮是不好的,要做个实事求是的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1329365.html

相关阅读:大班语言教案:乌鸦的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皮鞋车
大班语言活动:故事《金鸡冠的公鸡》
大班语言教案: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