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预习引入课堂且长期坚持下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是逍遥右脑小编整理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欢迎阅读收藏!
预习习惯的培养方法㈠家长们在教育孩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之前,一定要让他了解预习的目的,以及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让孩子找到功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或是存在的问题,预习不要求深,只要孩子能够发现问题,第二天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预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㈡教孩子合理安排预习的内容和时间。不用门门功课都预习,只把你平时认为很难的科目预习好了就行了。其实,预习是有所选择的。首先,孩子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其次,预习的质量也很难保证。
所以,当孩子刚刚接触预习时,家长们可以这样建议他们,先选择一门或者是两门学起来感觉吃力的科目进行预习,等尝到预习的甜头,积累了比较熟练的技巧后,再一点点扩大预习的范围。当然,预习也不要平均用力,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以不作为预习的重点,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自己薄弱的学科上。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总的预习时间不宜太长,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这种课前预习最好是在成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
㈢让孩子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预习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适用的是阅读法。
阅读法的具体做法是:预习开始时,首先将新内容从头到尾朗读或者默读一遍,对新内容进行简单的浏览,了解知识脉络和基本内容,扫清字词障碍,确定基本内容、思路。然后再读一遍,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做批注、摘抄,使预习过的内容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有利于听课时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最后把一时无法理解的地方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留到听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直到弄懂弄通。
此外,孩子在预习的时候,必然会碰到一些不容易明白的问题。这时候,父母要建议孩子制作一套预习符号。比如,“?”表示疑问,“??”表示不太清楚,“『』”表示不懂的词语等。
预习习惯的培养技巧1.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孩子往往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通过预习,孩子就能够分清楚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还会找到自己学不明白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效果自然会好。成绩好的孩子,他们大都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听课之前,他们都是有准备、有疑问、有目的地去听课的。
2.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听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做课堂笔记。如果不经过预习,孩子就会盲目地抄老师的板书,往往会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哪些内容教材上有而不必记,哪些内容是书上没有的或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而必须详细地记。
一些孩子上课时听课的效果很不好,我曾这样教育他们:“上课要集中精力,积极地去思考和理解问题。”但这些孩子竟然委屈地告诉我:“老师,上课时我忙着抄你的板书都抄不过来,哪有时间和精力动脑筋去思考和理解问题呀?”
这些孩子就是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他们上课之前经过预习,那就能分清楚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记录,哪些内容不需要记了。这样不仅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听课效率。
3.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如果一个孩子能坚持进行预习,自学能力就会提高,阅读的速度会加快,思维变得敏捷,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就会提高。一个具备很强自学能力的孩子,他的成绩是没有理由不好的。
学生养成预习习惯的方法随着新课改在课堂上的深入展开,学生课前预习质量的好坏成为提高课堂授课效果,是高效课堂名副其实的基础和关键。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有效,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必须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当然,空洞的理论是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的,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感知才会认可你的想法。于是,我通过仔细调查,寻找课前主动预习、成绩又突出的同学,让他们做榜样。让这些同学谈心得,谈体会,从而激发其他同学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容易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前预习之中。
其次,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和督促,是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的关键一环。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兴趣容易产生,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随着体验次数的增多,新鲜感会逐渐降低,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强化学生的兴趣,使这种兴趣转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课前预习失去兴趣,甚至厌烦。因此,在每节课上,我总是适当设置一些环节,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前预习做的较好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这些同学体验到预习的成就感,在班内形成“我预习,我快乐,我受益”的良好风气。
第三,及时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上的指导。经问卷调查和观察,我发现不少学生课前预习只是流于形式,纯属应付,不少同学认为把本节内容看一遍就是预习。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消极的。课前预习不仅仅是看一遍,更重要的是总结本节教材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阅读之后把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理解可以简单的在书中做批注等等。总之,在安排课前预习任务时,要具体明确,使学生明白,怎样做,做什么,这样学生预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当然,一开始,我们会觉得比较麻烦,但是一旦学生养成习惯,我的麻烦也就结束,此时,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就养成。
俗话说“好习惯是一辈子享受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一生还不尽的债务”。我想,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上,我们所有教师投入再多的劳动,付出再多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xuexi/1116176.html
相关阅读:小学语文应该怎么预习
上课前,先预习_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能力培养
初中生暑假“预习”的技巧和境界
正确预习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