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持续的发掘工作、系统精密的记录方式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质量的重要体现。笔者于2014年8月参加了在波兰南部的Perspective Cave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并在发掘期间参观了遗址所在的Ryczow高地的一系列洞穴遗址。波兰同行的工作,既有与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相似之处,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Perspective Cave为一处典型的石灰岩洞穴,位于波兰西南部Udorka Valley的KapieleWielkie村,距首都华沙约220公里,位于著名的旅游城市克拉科夫西北约40公里。该地区在地貌上属于喀斯特地区的风蚀残丘,大部分地区已成为风化夷平面并被开垦为农田,间或有石灰岩残丘呈斑块状分布于其间。这些石灰岩山丘多位于河谷地区,多洞穴或岩厦,对于古人类来说无疑是理想的栖居地点。因此,这里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就有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则尤为活跃,相邻的洞穴构成了一个以著名的Bisnik Cave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栖居系统。这一地区的部分遗址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有过零星的调查发掘,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则开展了较多的考古工作,但早期发掘主要以寻找用火遗迹和精美石制品为目标,信息记录不甚完整,发掘工作也比较粗糙。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理念方法的改进和发掘技术的提高,当地学者对许多早年发掘的材料进行了重新地整理,对一些尚保留有部分堆积的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并通过对石制品组合的统计分析和拼合研究构建了遗址的功能分区,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时空框架,为进一步探讨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Perspective Cave位于Bisniki Cave以东约5公里,于2013年发现并进行了小规模试掘,确认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遗址堆积可分为9层3大段:第①—③层为全新世堆积,为黑棕色或灰黄色黏质粉砂土,夹少量角砾岩,有较多的青蛙、鼢鼠等小动物及一些小型食肉类动物的骨骼、牙齿及陶片和少量燧石;第④—⑤层为比较纯净的深灰黄色粉砂土,遗物很少,应当与人类活动无关,光释光测年为距今2.2-2.8万年;第⑥—⑨层为主要文化层,为夹有大量角砾岩的棕黄色或黄褐色粉砂质黏土,其中第⑥、⑦层以石叶、细石器为主,有一些石制品具有马格德林和奥瑞纳文化因素,第⑧、⑨层为较大的石片石器,反映了当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的文化面貌,动物骨骼有洞熊、驯鹿等,在第⑥-⑧层发现有两处火塘和多片灰烬;⑨层以下为地下河河床,无人类活动迹象。由于遗址发现的石制品以石核、石片、石叶和细石叶为主,多为原材料或断块、废片而几乎不见加工好的石器,故认为其在整个栖居系统中为一处临时停靠地点,古人类多次在这里生火并修理石器,但没有长期连续居住。
2014年的发掘由托伦哥白尼大学和华沙大学共同主持,除专门研究旧石器考古的老师和学生之外,尚有地质学、生物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参与发掘,从事动物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洞穴与遗址堆积形成过程等多种研究工作。多学科背景的发掘人员组成保证了研究手段的多样性,从事特定领域科技考古研究的学者直接参与发掘全过程,也保障了取样工作的准确和样本背景信息的完整性。
发掘区位于Perspective Cave入口处,探方规模为1m×1m,整个发掘区的布方和测绘均以前一年的坐标系统为基础,使用莱卡全站仪进行。发掘采用旧石器遗址常用的水平层发掘法,第①—⑤层因为遗物较多,所以以5cm为一个水平层,⑥层以下遗物较少,以10cm为一个水平层,每一个水平层内根据地层堆积状况发掘。一般一人或两人负责一个探方,发现小件后,将遗物留在原位,编号、填写标签和登记表、测量三维坐标并现场画图,之后取出遗物单独分装保存。每一水平层发掘完毕之后需清理表面和剖面,拍照后再开始下一个水平层的发掘。遗物中石制品和可鉴定的骨骼和牙齿全部作为小件采集,无法鉴定的小片骨骼则可以直接按水平层收取,不必测绘。发掘中发现的大块木炭需编号、测量坐标、绘图并采集,用塑料试管盛装。遗址发掘的所有土样全部按地层收集,带回驻地做浮选,晚上从重浮样品中挑选出可鉴定的细小骨骼(如啮齿类的牙齿、青蛙、蝙蝠和鸟的碎骨、蜗牛壳等),编号打包,送交专门的研究机构。整体发掘结束后,整体清理剖面并绘图,之后取一系列连续的土壤微形态样本,用于遗址埋藏过程研究。
从2014年8月4日开始发掘,至8月22日结束,共有约20人参与发掘。期间每天有一位副领队和五位同学留在驻地,两人清洗前一天发掘出的标本,三人浮选前一天收的土样;在遗址上有三至五人发掘、一人用全站仪测绘、一人收取小件并登记、两人绘图、两人收浮选土样、其余人运土。整个工地排班进行以上各项工作,保证参加发掘的每个人都可以熟练掌握全部工作流程。由于每天有人留在遗址做整理工作,遗物均在发掘后的第二天就立即清洗、编号、记录,使发掘者可以随时清楚地知道遗址上具体有哪些发现、不同类型遗物的数量和特征如何、发掘工作是否存在问题等等,从而及时进行调整。
整体上看,Ryczow高地的考古工作与我国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发掘面积小而工作精细、遗物坐标位置记录清楚、重视区域系统调查和各遗址之间的关系研究、在传统考古学研究之外往往伴随有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注重探索遗址堆积形成过程等等,显示出学科发展的共性和大趋势,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一是需要进一步重视长期有规划的连续系统工作,细化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基础时空框架;二是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合作,多鼓励从事科技考古的研究人员直接参与田野工作;三是可以考虑借鉴波兰的工作方式,边工作边整理,随时动态了解遗址的发掘状况和遗物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发掘方式,合理安排人员分工并最大化利用在遗址的工作时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418959.html
相关阅读:
瑞典战船“龙王现世” 波罗的海打捞出沉睡500年“龙王”
科学家CT扫描现存最早木乃伊 重塑千年前的面孔
始皇兵马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
古希腊雕像的丁丁为啥都那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