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眼前的慈云寺,昔日雄伟的大殿已不见踪影,放眼看去,只剩下通往寺内的石阶、残存的地基、巨大的石质柱础,和偶见踪影的题刻。”徐进说,深藏在遗址左右山林中密密麻麻的慈云寺历代僧人墓群在提醒着人们慈云寺曾经的兴盛。
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遗址现场。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华龙网发
遗址考古现场。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遗址俯瞰。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原标题:重庆发现千年古刹 明朝曾兴盛一时 或建于唐代
华龙网4月18日21时讯(首席记者 黄军 实习生荚天宇)自有慈云几复更,历经唐宋元明清。你听说过走马镇慈云寺吗?你是否知道它在何处?今(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记者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了慈云寺的考古现场。曾经香火鼎盛的慈云寺今安在?
隐于深山 丛林雄伟不再 遗迹残存
慈云寺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西的山林之中。
一出走马,深山探幽。只见弯弯曲曲的十里山路将人引入群峰叠嶂,古木参天的密林深处,不由得心里疑窦丛生——传说中的慈云寺到底身在何方?
继续前走,一路苍松夹道,青霭虬盘,菖蒲涧溪水至山巅而下,泠泠之声与松璜对鸣,如歌如乐。待穿谷越岭之后,终见慈云寺遗址。
只不过眼前的慈云寺,昔日雄伟的大殿已不见踪影,放眼看去,只剩下通往寺内的石阶、残存的地基、巨大的石质柱础,和偶见踪影的题刻。
那么,慈云寺是如何被发现的?6年前,一块湮没于山林野草中的石碑被偶然发现,墓碑文字记载着一位明朝人游历慈云寺的经历。石碑为考古专家们寻找古刹提供了线索,2012年,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终于在距离石碑数百米之外的慈云山山腰上,找到了已被掩埋在泥土中的慈云寺遗址。
或建于唐代 明代兴盛一时 清代扩建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徐进介绍,他们在2012年对慈云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综合历史文献、遗址和墓群的碑刻题记后,推断出慈云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四朝。
“明代慈云寺兴盛一时,后毁于战火,在清初和康熙年间得到了重建扩建,从而形成现存规模。慈云寺在民国尚存,但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彻底毁坏形成废墟,我们通过努力发掘,终于让它重现于世。”徐进说。
记者了解到,慈云寺遗址是重庆地区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寺庙遗址,其主要由寺庙基址、围墙、墓群和石桥组成,其后还有一处竹林院,包括禅院、墓群和窑址三部分,遗址面积总计约30000平方米。
近百座墓地分布周围 清代知府叮嘱后人保护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与平原地区的寺庙不同,慈云寺是依山而建,整个寺庙坐西北朝东南,从东南往西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前殿、院落、大雄宝殿以及观音殿遗址。
顺着遗址附近的小路往林中走去,近百座各式各样的墓地出现眼前。
“这些墓地就是曾在慈云寺生活的僧人们的墓地。”徐进说,深藏在遗址左右山林中密密麻麻的慈云寺历代僧人墓群在提醒着人们慈云寺曾经的兴盛。
慈云寺墓群由两处墓地构成,深藏于遗址两侧的山林之中,为宋代至清代慈云寺主持、长老及僧人墓地,有崖墓、石室墓和石围土壕墓三种形制,分布面积约为6600平方米。
清代知府李为栋曾在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多子山慈云寺游记》末尾叮嘱后人:“(慈云寺)惟老树千章,为名山垂荫,勿剪勿伐,是所望于后来者”。徐进说,这是在提点后人珍视那些弥足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418940.html
相关阅读:
西安出土唐郭子仪曾孙墓 壁画显示当时赏鹤成风
资料显示日本政府曾主导甲级战犯合祭
四川发现沉睡400多年和尚合葬墓
最新研究称巨石阵曾是远古墓场 发现人类骨骼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