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月20日电(记者崔静)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日前在南极第三大湾普里兹 湾海域成功回收一套潜标系统,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成功投放并回收潜标,潜标记录的观测数据将为研究南极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此次回收的潜标系统主要由温度盐度采集器、沉积物捕获器、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和浮球组等设备组 成,主要对南大洋的温度、盐度、流速等数据进行长期观测,分析普里兹湾冰间湖形成和维持的过程,为研究南极大陆周边海域海洋、海冰、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提 供支持。
这套潜标系统是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于2009年12月6日在前往中山 站的途中布放的。截至回收之日,该潜标已连续进行了2个多月的成功观测,获取了理想的观测数据和样品。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薛宇欢表示,这是中国首次通过潜标获取长时间、不受海面气象条件 干扰的南大洋定点观测数据,弥补了长久以来中国南大洋考察以走航观测和大面站观测为主要观测方式的不足。
南大洋又名南极洋,包括南纬60度以南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面积约3800万平方千米, 是唯一环绕地球并东西贯通的大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尽管科学研究表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是南大洋底层水的两个主要生成源地,但作为南极第三大湾的普里兹湾是否也有南大 洋底层水生成源地,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薛宇欢说,潜标系统记录的数据将有助于科研 人员调查南极普里兹湾内的长期水体变化特征与运动过程,获得普里兹湾是否也有南大洋底层水生成源地的直接证据,进一步了解南大洋在全球大洋环流过程中的作 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41880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