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宇宙空间十大暴力事件 “星系高速路”连环碰撞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宇宙探索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科技讯】10月2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变幻莫测的宇宙空间中,有许多神秘的存在,虽然看似相隔甚远,但宇宙中这些令人惊奇的物质常常会上演一场场的宇宙暴力事件,造成巨大的毁灭,比如超新星爆炸是恒星的剧痛死亡,黑洞撕裂恒星现象等。下面让我们盘点下宇宙空间发生的著名暴力事件。

1.黑洞撕裂恒星

恒星气体对黑洞来讲并不能提供完全的食物养料,黑洞需要寻求完整的宇宙物质作为食物。如图所示,这是距离地球7亿光年之遥的RX J1242-11星系中心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曾将一颗太阳大小的恒星撕裂。科学家指出,黑洞的重心牵引力使得这颗恒星延伸,实际上只有大约百分之一的恒星被黑洞所吞噬。

2.恒星的剧痛死亡——超新星爆炸

德国天文学家观测发现一种新恒星比其他夜空的任何恒星都明亮,经过研究,科学家才清楚这种恒星处于暴躁的剧痛死亡,并将其称为“超新星”。如图所示,这张图片基于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从而揭示仙后座A超新星是以相同的形式的产生爆炸,当它们进入太空时仍保留其外层。

3.热核恒星爆炸

一颗恒星是太阳体积的150倍,它在遥远星系演变成为超新星,科学家认为它的爆炸可能性是超大质量恒星的两倍,并且更接近地球。此外,超新星是迄今所观测到拥有更强大能量和最明亮的星体。此类超大质量恒星能以巨热核恒星炸弹的形式变成超新星,这项发现暗示着在银河系内类似的恒星——伊塔星将最终遭遇类似的命运。科学家称,超新星爆炸事件非常明亮,观测者能够较早期地在夜晚观测到超新星释放出的光亮。如图所示,这是超新星SN 2006gy的爆炸过程。

4.恒星爆炸释放伽马射线流

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雨燕”人造卫星记录了距离地球75亿光年星系中一颗恒星的爆炸,称此次爆炸为“伽马射线爆”。他们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地面和太空基础的望远镜进行了观测,相应的观测数据成功地描述出天文学家对伽马射线爆的最佳观测图像,并显示出该恒星释放的最接近地球的喷射流路线。如图所示,这是近距离观测到的伽马射线爆。

5.黑洞吞并共同恒星的气体

如图所示,一个超大黑洞的形成源自垂死的恒星,该黑洞正在吞噬着垂死恒星另一颗共生恒星所释放的气体,黑洞能够吸食范围之内的所有宇宙物质和光线。科学家发现了黑洞存在的证据,垂死恒星的共生恒星旋转出现异常,逐渐加热并释放X射线。

6.星系黑洞喷射出的电子流

如图所示,人马座A星系中心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附近的电子流与无线电、X射线和可见光结合在一起,该星系距离地球大约0.13亿光年。星系内的黑洞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亿倍,该电子流被吞入超大质量黑洞之中,电子流需要传播0.5光年。当电子流猛烈撞击在周边的气体上,就会形成一股冲击波,在图示右下侧正是冲击波喷射出的蓝色X射线。

7.哈勃天文望远镜拍摄到星系碰撞

天文学家认为20亿年之后仙女座星系将与银河系进行合并,并吞噬银河系全部的星体。为了研究这样的碰撞将发生什么,天文学家使用哈勃天文望远镜观测一系列星系碰撞,从中获悉星系的重心牵引力是如何彼此牵引发生作用,沿着这种方式形成恒星爆炸,从而鉴别星系的存在方式。如图所示,这是科学家模拟的仙女座星系恒星爆的过程。

8.星系碰撞显示暗物质的存在

暗物质一向被认为是一种神秘且无形的宇宙物质,科学家认为暗物质在宇宙中占主要成份,当天文学家观测两个超大星系簇发生碰撞时可揭示暗物质的存在。这项观测基于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其他天文望远镜,显示出星系碰撞如何从普遍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暗物质。如图所示,粉红物质是星系碰撞出现的普通物质,而蓝色物质则是暗物质。

9.“星系高速路”的连环碰撞

如图所示,呈现的是星系高速路的连环碰撞事件,图片揭示4个隔离星系簇之间沿着一条0.13亿光年长的星系高速路出现的壮观碰撞,在这个星系高速路上充满着星系、气体和暗物质。当星系彼此之间发生作用,就会释放出热量,在最高的温度条件下发生星系连环式碰撞。

10.彗星碰撞使木星出现“黑眼圈”

一个巨大的太空星体碰撞木星,在木星表面形成一个太平洋大小的“黑眼圈”,从而暗示着宇宙中存在着“暴力事件”。科学家分析称,木星表面出现的黑眼圈很可能是由一颗未探测到的彗星碰撞造成的,提示许多天文学家未来有一日可能出现类似的碰撞事件,足以对地球构成致命的毁灭,使人类重蹈恐龙灭绝之路。

  推荐文章:

  宇宙七大最有趣且迷人外星世界

  欣赏:美国十大花海 花的海洋自由的天堂

  欣赏威斯特法伦田园风:德国埃森美丽迷人景色

  震惊世界七大墓葬 蚕丝品包裹秘鲁木乃伊

  宇宙高速彗星撞击地球 导致6千万年前恐龙灭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40635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