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究竟什么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科学探索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

科学追求真理,但并不代言真理。

由于语言的不确定性,人们常会混淆一些概念。让我们从这三个科学基本概念入手,看看科学的理论究竟是什么。

1893年的静态地球图

观点(idea)

观点是“理论(theory)”的口语化表述,它既能指好的观点,也能指坏的;既能指有效的观点,也能指无效的;既能指科学观点,也能指非科学的。所有好的科学理论都是从观点开始的,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从光速恒定这个观点出发的。而所有荒诞的想法也可以称为观点。当某人说有了一个理论时,我们不通过鉴别,是无法确定其观点的品质的。

要鉴别好观点和坏观点,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合理性(Plausibility?)。看该观点是否对所有已知事物都一致有效?二是独特性(Uniqueness)。看该观点是否有别于已有观点?三是解释力(Power)。看该观点是否有能力解释不同的现象和观察结果,还是只对一种现象有效?四是是否朴素(Simplicity)。虽然观点具有主观性,但一个好的观点总是可以作出比其它观点更为简单的解释。五是是否可供检验(Testability)。看该观点是否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是否可以通过证据来鉴别其真伪?

一个好的观点,必须满足前四条。这四条,可成为验证观点品质的指导性原则。而最后一条,是区别一个观点或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如果我们能够在技术的极限内,通过证据收集,对某个观点进行测试和验证,那这个观点就具有科学性。换句话说,观点或理论的科学性只与其可验证性有关,与验证的结果无关。

框架(framework)

有些观点同时具有以上五个特征,但要加以检验,必须有多个观点相互支撑。这样的理论也具有科学性。但它们不是有效的科学理论。科学追求真理,而真理并不总是科学的结果。科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沿着不确定的方向前进,不断揭示可能,发现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有许多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探索的框架,它们既有可能被验证,也有可能无法得到验证。如“额外的维度”、“超对称理论”、“大统一理论”、“第九大行星”、“弦理论”等。

框架在被证明错误前,在其所处的时代,也可能具有科学性。比如“平地说”、“地心说”、“拉马克式进化”、“稳恒态宇宙”、“火神星理论”等。框架一旦被证明是错误或无效的,就会被废弃。但是如果有新的证据出现,也有可能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回归。

框架并未到达科学的顶峰,而是观点的存放所。这些观点可能会在那里保存很久,直至成为理论,或被证伪。

有效和公认的模型(validated, accepted model)

具有五大特征的观点,在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有预测能力的框架后,其提出的一系列预言还需经受尽可能多的验证,方可成为有效和公认的模型,或称理论。到达这一步的只有少数,如“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场理论”、“宇宙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等。

必须明白的一点是,这些理论的位置并不是永久享有的。它们是当前顶尖的科学理论,但它们也都固有地存在有效范围。也许有一天“弦理论”能够挤掉“相对论”和“量子场理论”,也许是由一种全新的量子引力理论接替“相对论”登顶。但爱因斯坦的理论并没有错,而是我们超越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极限,正如爱因斯坦超越牛顿一样。科学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它既要发展,也需继承。它能够越来越多地为我们提供这个世界的信息。有效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拥有的最有价值的知识片断。

人类的科学研究每天都在继续,新的观点持续涌现,旧的观点也可以有新解读。人类的知识积累与日俱增,对宇宙的理解也日益加深。理论之路有千万条,当它们在原则上可以被检验,就具有科学性。但并不是所有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35714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