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的发现史上“曼特尔夫妇”的故事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古生物学家早期对禽龙的描绘
在恐龙化石的发现史上,“曼特尔夫妇”的故事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曼特尔是位乡村医生,他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尤其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也慢慢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寒冷,曼特尔出诊未归。他的妻子担心他会着凉,就带上衣服去迎接他。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曼特尔夫人出于习惯观察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
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个头很大的动物牙齿化石。曼特尔夫人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牙齿。兴奋之余,她顾不上给丈夫送衣服,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家。
当曼特尔回到家看到夫人新采集到的化石时也惊呆了:他见过许多远古动物的牙齿化石,但是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还是第一次见。
随后,曼特尔又在妻子发现化石的地方附近找到了许多类似的牙齿化石和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楚来历,他带着这些化石找到了当时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居维叶。
居维叶也从未见过这类化石,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判断,这些牙齿可能是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
曼特尔对这一鉴定很怀疑,他决定继续考证,去各地的博物馆对比标本、查阅资料。两年后,他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鬣蜥。曼特尔带着化石找到他,与他收集的鬣蜥的牙齿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相似。这让曼特尔喜出望外,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已经绝灭了的古爬行动物,遂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中文译为禽龙)。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
曼特尔能够以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探索恐龙的归属问题,迈出了人类科学地研究恐龙、认识恐龙的第一步。
然而,就在禽龙被鉴定的期间,英国地质学家巴克兰却在1824年率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关恐龙的科学报告,报道了一块在采石场采集到的恐龙下颌骨化石。巴克兰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爬行动物,并命名为“斑龙”,它的拉丁文原意是“采石场的大蜥蜴”。
在历史上,人类早就发现过恐龙的化石,只不过当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还不能对这些化石进行正确的解释。比如,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晋朝,四川省五城县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传说中的龙的骨头。
在曼特尔之前,一位名叫普洛特的英国人也发现并记录了恐龙化石—只是当时他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都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
1677年,普洛特编写了一本牛津郡的自然历史书。在这本书里,普洛特描述了一件发现于一个采石场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并为这块化石画了一张插图,指出这个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马或大象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普洛特用文字和插图描绘的这块标本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巨齿龙的恐龙的大腿骨,这块化石的发现比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早145年。
虽然古代中国人早在晋朝就发现了恐龙、普洛特先生虽然早在1677年就发现并描述了巨齿龙,但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他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比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博物学家们才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前面词根意思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为“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347639.html
相关阅读:
南澳I号出水大量青花瓷始发地或是福建漳州
回味艳粉街那些“胭脂飘香”的日子
疯狂年代的思想产物:核动力宇宙飞船
370万年前足印显示人类直立行走时间远早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