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最好的阅读形式是什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快速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常常会阅读很多内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今天,人们对阅读的理解跟过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认为,阅读是一个精确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字词作准确、详尽的理解。而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能抓住主要信息就可以。抓住主要的信息通过什么来取得呢?主要是速读,所以说,在诸多阅读形式里,速读是最常用的。

  速读可分为通读、略读、眺读和查读。不论是哪一种方法,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其实,速读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信息的一种阅读。那么,有人会问:“速读有什么好处和意义呢?”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

  A、B、C三个人,A每分钟可以读600个汉字;B每分钟读400个汉字;C每分钟读200个汉字。虽然他们中间的差距只有200字,但你能想象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一年乃至十年后他们会有什么不同吗?请看下表(单位:万字):

   速度 一星期 一个月 一年 十年

  C 200/分 8.4 36 438 4380

  B 400/分 16.8 72 876 8760

  A 600/分 25.2 108 1314 13140

  假如他们阅读的书字数都在15万字左右,那么十年后,A可以读876本书;B能读584本书;C只能读292本书。很明显,缺乏阅读速度使人付出相等的劳动量,却换来不等量的收获。

  另外,阅读时如果逐字辨认、逐字推敲,或者在阅读中不停地查阅字典会大大降低阅读带给人的乐趣,让人感到乏味、枯燥。而速读在不增加你额外负担的条件下,可以减少那种乏味、枯燥的感觉,令人保持阅读的乐趣。

  阅读和理解

  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理解,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阅读都无法改变这一点。也就是说,“理解”是阅读活动的第一要素。如果读完一篇文章后一无所知,这样的速读有什么意义呢?

  速读的特点是快速,因此理解和速度之间就会有矛盾。速度太快会影响理解,理解太细又会影响速度。放弃速度,就无所谓“速读”;丢弃理解,等于不读。怎么办呢?

  我们所说的“速读”是在保证基本理解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的阅读活动。所谓“基本”,就是说速读不要求你百分之百的精确理解,也就是说允许丢失一部分信息。学生不必为这部分丢失的信息惋惜,家长也千万别要求孩子每个字都会。事实上,任何阅读总是有30%到50%的信息是多余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读一半到四分之三的篇幅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速读以丢失部分信息为代价换取了阅读的速度,可能会引起一些疑问:“允许丢失什么信息?允许丢失多少信息?”笔者的回答是,视文章内容而定。同时也跟读者的知识结构、阅读目的以及对汉字反应速度有密切的关系。在文章中正确地辨别出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多余的信息是要训练的。笔者开设的阅读课程就有教学生抓取主要信息的训练。学生可以不知道允许丢失什么,但却可以知道不能丢失什么。拿一篇记叙文为例,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何故、何如是不可丢失的。如果是一片论说文,那么重要的信息应该在论点、论据和论的方式上。笔者对学生的要求是,速读训练能理解文章的75%左右就不错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给了笔者额外的惊喜,他们的阅读理解常常高达90%。

  汉字辨认方式及阅读技巧

  阅读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汉字辨认的速度;第二是理解的速度,汉字辨认是理解的基础。海外中文教学由于长期以来解决不了汉字量、词汇量这个棘手的难题,所以根本谈不上阅读。即使有,也是非常浅显的、基础的,学生无法在中文阅读的海洋中享受驰骋的快乐。

  一般来说,在阅读中辨认汉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感知文字的形式后,通过语言为中介,由语音形式从大脑的记忆库里提取意义。另一种则直接由文字形式表达意义,不需要语音中介(我们成人阅读大多是这样的)。前一种方式毫无疑问占用时间多一些,会影响阅读速度。最好的辨认汉字的方式是默读,即发音器官不动作,以省去语音中介作用。学生努力锻炼通过文字形式直接获得意义,对提高阅读速度有百利而无一弊。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阅读外文材料时,那些不认识的字、词汇,或者太长的句子常常使你中断阅读,从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失去阅读的兴趣。学生在开始阅读训练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碰到这个问题怎么办?有一些常用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教会学生这种方法就是最好的阅读训练。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猜测、替换、压缩、对比”,学生如果能掌握好这些技巧,阅读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阅读训练

  我们说的速读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汉字辨认速度训练;第二,理解速度训练;第三,阅读技巧训练。从本质上说,速读不是以技巧为基础的,而是以熟练为基础的语言活动。学生不可能幻想记住几条规则、理解几种方法就可以达到一分钟五、六百字了。只有长期不懈的练习,才能看到效果。海外学习中文,不怕客观条件差、不怕时间少,怕的是不能“持之以恒”,而“持之以恒”跟家长的帮助、督促是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离开家长的协助,不只是阅读无法完成,学好中文的美好愿望也会落空。

  汉字辨认训练有两个内容:1、逐步缩短在每个汉字上停留的时间,加快对汉字反应的速度;2、克服利用语音中介辨认汉字的习惯,尽量避免声读、唇读。

  阅读理解训练的内容主要有三个:1、不要字字认读,而是把一次认读的范围扩大到词;2、在认读词的基础上把范围扩大到词组的认读;3、逐步过渡到利用句中可能的提示,培养猜测的能力。阅读时,人的眼球不是连续不断向后移动的,而是时动时停。一次眼停的时间大约为1/3秒,每次眼停辩认的字数最少不到一个,最多可达6-7个。“熟能生巧”时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

  学生在做阅读训练时一定会出现阅读速度提高而理解率下降的现象,这是在速读中是常见的、很普通的。这时,学生绝对不可放慢阅读速度。放慢阅读速度固然可以使阅读理解率上升,但它违背了速读的原则,等于放弃速读训练,因此毫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这一速度,不要担心理解率下降,等待理解率上升;当理解率又回升到80%后,再提高阅读速度。

  抓紧识字、增级词汇是根本

  没有基本汉字、没有一定的词汇就无法进行最基本的阅读活动。所以阅读的目标和步骤应该是这样的:

  一、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按笔者的经验,一个零起点的孩子,在140小时,也就是两年识字训练后就可以开始阅读。届时他(或她)的汉字量大约有700-800,是我们九年一贯制汉字总量的35%。

  二、由于有了这个基础,阅读六字原则“多读、读多、多读”便可以展开。也就是说,在多读中增加词汇量;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可以读比以前更多的东西;于是又有可能增加更多的词汇量、读更多的读物。

  总之,我们的阅读不仅是从阅读中享受它的乐趣,更是为了增加词汇量。按笔者规划的九年一贯制,学生在最后一年的词汇量可以达到5500左右。到那时,我们可以说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自由的天空中翱翔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udu/19700.html

相关阅读:快速阅读对身心健康有何促进作用
高速阅读必须克服的10种不良习惯
快速阅读必须克服的10种不良阅读习惯
快速阅读训练入门-快速阅读法
速读的五大神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