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全诗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描写儿童的诗句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出自中唐诗人的《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涯为题材的作。在中,写儿童的题材比拟少,因此显得宝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述、描述,从形状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着重情态来写。此诗没有壮丽的颜色,不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庸浅近的叙述中流露出多少分纯挚、无穷童趣跟一些专一。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凸起了小孩的成熟顽皮,无邪可恶。“纶”是钓丝,“垂纶”即标题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掩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原来面目,使人感到天然可恨与实在可托。在垂钓时,“侧坐”姿势,草映其身,行动情景,如在目前。“侧坐”带有随便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聚精会神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成长在阴湿处所的低等动物,从“莓苔”不仅可以晓得小儿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常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幻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构造上,对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联──路人之向他打问,就由于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仍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惧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答复。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灵聪慧。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取代答话,是畏惧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解释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不闻不问。他在“招手”当前,又怎么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设想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阐明了“遥招手”的起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单剖析能够看出,前两句虽然侧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固然着重写小儿的神色,但在第三句中依然有刻画动作的活泼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融合、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85524.html

相关阅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春风放纸鸢_全诗赏析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全诗赏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_全诗赏析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全诗赏析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_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