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_晏几道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宋词精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作品简介】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由晏几道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写思妇念远的伤情词。一阕写秋天的思念。开头将思妇盼归的思情淡淡提起。栏杆外,天如水,“昨夜”还“倚”,天天倚栏夜望,“将明月比佳期”,月圆几度,伊人不归,引出下句“罗衣著破”。“衣破”、“香在”,不忘前情。离人薄情早已放弃初衷。“谁教”句足见思妇怨恨之深。整个春天被这种愁情困扰,坐在宝筝前,全无心思拨弄琴弦,只有眼眶涌出两行清泪,在脉脉诉说哀情而已。

【原文】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作者: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注释】

①天如水:天空明澈如水。

②初将:将。

③著破:穿破。

④前香在:香气犹存。

⑤旧意谁教改:意谓旧时情意谁能让改。

⑥闲泪:空泪。闲愁之泪。

【翻译】

  回廊上的栏杆曲曲弯弯,外面的天色像水一样清澈湛蓝。昨天晚上,我也曾在这里凭倚栏杆。人们都把明月比作佳期,认为月满时人也会团圆。因此我每天都在这里倚眺望,盼望心上人早日回到身边。

  绫罗的衣服虽已穿坏,但以前的余情尚在,令我缅怀留恋。可是不知旅行在外的游子,是谁让他把初衷改变。一春以来,因为离愁别恨而满怀愁怨,也懒得抚筝调弦。还有那两行因闲愁而伤心的眼泪,滴落在那宝筝的面前。

【点评】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说超标。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很有艺术特色。上片写圆月夜倚栏盼望人归,突出期盼之急切,下片写痴情不改、满怀离恨的愁苦幽怨,上片写倚栏望月盼归,下片写整个春天都充满离恨别情。上片首句写景,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这两句写思妇独倚栏干夜眺碧天情景,“天如水”的复合意象描画出好天良夜清如水的月夜特征,虽未直接写明月,却将月辉的圆融、澄澈、空明之美,透过“天如水”显现出来。“昨夜还曾倚”,不仅写了思妇对明月碧天如水之良辰美景的珍惜,而且在昨夜、今夜 至明月倚栏眺望的痴情神往中,流露出对往昔欢情的眷恋和今日难言的苦衷。“天如水”三字衬托女主人公的纯情,意境优美。“昨夜”暗示出望月已非一日。“初将”二句写长望月圆人归而空见一次一次的月圆,幽怨转深。下片“罗衣”句写自己不忘旧情,“旧意谁教改”责备对方已变初衷,于怀疑中更显痴情。结尾二句宕开,谓不仅今日盼,昨夜倚栏,而且整个春天都在离恨中熬煎,想要弹琴抒怨也没有意绪,空流两行清泪而已。词意曲折深婉,并无华词丽句,人物形象却鲜明生动。本词抒怀怨别之情,写人传神,哀婉感人。

【赏析】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选自《小山词》。北宋晏几道词作。此为怀人怨别词。词中以浅近而真挚的语言,回旋往复地抒写了词人心中短暂的欢乐和无法摆脱的悲哀,寄托了词人在落拓不堪的人生境遇中对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身世浮沉的深沉感慨。词中着意刻画的女子形象,隐然蕴含作者自伤幽独之感。词的上片描述女主人公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词的下片抒写女子不幸被弃之恨,与上片的真诚信托、痴情等待形成强烈的反差。

  起首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 天如水” ,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在于写天,而在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歇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的对月怀人。男子去后一直不回来,也没说准什么时候回来,她结想成痴,就相信了传统的或当时流行的说法—— 月圆人团圆,每遇月圆,就倚阑苦望。词中写女主人公倚阑看月,从希望到绝望,有其独到之处。“初将”是说“本将”,这一语汇,便已含有“后却不然”的意味。下面却跳过这层意思,径写“长望”,其中自有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多次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在不言之中。“初”字起,“长”字承转,两个要紧的字眼,括尽一时期以来望月情事,从中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痴情和怨意。

  过片两句,从等待无望而终于悟知痴想成虚。“罗衣著破”,是时长日久;“前香在”,则以罗衣前香之犹存比喻往日欢情的温馨难忘,委婉表达对旧情的缱绻眷恋。“旧意谁教改”?问语怨意颇深。人情易变,不如前香之尚在;易散之香比人情还要持久,词中女主人公感到深深的痛苦。结拍二句,点出全词的“离恨”主旨,以“一春”写离恨的时间久长,以“懒调弦”、“两行闲泪”形容离恨的悲苦之深,将愁极无聊之感抒写到极致。春日本为芳思缠绵之时,然而日日为离恨所苦,自然无心调弦弹筝,然而又百无聊赖,于是不得不对着筝弦黯然神伤。这种内心的苦恨,被作者表现得维妙维肖。陈延焯谓“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确然不错。此词运笔有迥环往复之妙,读之使人心魂摇荡,低徊不已。

【作者介绍】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著名词人。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的相关文章。

  晏几道的主要著作为《小山词》,《全宋词》收其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宋词英译】

Lyrics to the Melody Dedicated to Lady Yu


Beyond the meandering balustrades skies and waters seem alike,

Against the same balustrade I also leaned that night.

At first I took a bright moon for a sign that could us reunite,

Especially on days with a full moon, for his return I would pine.


Worn is my dress, yet there lingers a fragrance of days that have gone by,

There's nothing to sway me from what I've decided.

One spring's parting leaves me melancholy and lethargic to strings tighten.

Two trails of tears roll freely as I sit before a zither that is priceless.

【词牌简介】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格律】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1)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2)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3)例一为李煜名作。从作品的内容来说,李煜思念的故国无非是过去那种供他个人享乐的封建小朝廷,他的哀愁是亡国之君的哀愁,没有什么社会意义。问题是作者在这首词里表现的感情是真切的,运用的对比手法也很成功,特别是词的结句,把抽象的“愁”比作可以摸得着、看得见、滔滔滚滚、永远流不完的春江之水,既贴切,又形象,不愧为千古名句。例二的格局系从稼轩《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脱胎而来,用今昔对比手法来表现一生的经历。开头两句写少年时的浪漫生活,三四两句记壮年的流浪生活,以上写过去。后片“而今”两句转入现在,两鬓斑白,寄身僧庐,听着外面的雨声,已经无动无衷,言外之意,是自己因经受了亡国的创痛,感情变得麻木了,词中的“雨”,隐寓着国家的变故,温庭筠《更漏子》:“桐梧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结句反用其意,化个人离愁为亡国之痛,大大加深了题意。这是由作者在宋亡后不愿仕元的高尚人品决定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songci/947722.html

相关阅读:宋词精选《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赏析
蜀道难?李白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译文注释_《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赏析
宋词三百首《念奴娇·登多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