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沁园春·问杜鹃》是南宋词人陈人杰的代表作品。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这是一篇借质问杜鹃而表明心志的词作。杜鹃,又名子规“催归”。传说中是战国时蜀王杜宇所化,杜宇被迫禅位鳖灵,死后魂魄化为此鸟,每到暮春便悲鸣不已,直到啼血而止。因而,杜鹃便被赋予了一种幽怨的色彩,那些背井离乡,羁寄四海的文人学子,一听到杜鹃的哀婉鸣哽,便顿生思归恋乡之情。
这首词,构思奇特,颇类似于辛弃疾的《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很可能是受了辛词的启发,生动传神但本篇又不完全同于辛词,而是词人的“独角戏”,从头到尾都是作者教训杜鹃之辞,完全剥夺了鸟儿的发言权,形式略嫌呆板,艺术造诣也不及稼轩。陈人杰此篇却诙谐其表而严肃其里,反映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大主题,表现出词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南宋后期词坛上一篇格调较高的佳作。
【原文】
沁园春.问杜鹃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注释】
杜鹃:一名子归。相传古时蜀王杜宇被迫禅让,出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后魂化杜鹃,鸣声凄哀,像是频呼“不如归去”。
“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用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化成仙鹤,千年之后还飞返家乡辽东,止息于城门前的石柱(华表)上的故事。事见《搜神后记》。
海中玄鸟:玄鸟即燕子,燕子有其家乡,名乌衣国。
“血洒”句:从唐李《闻子规》诗“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花枝”化出,暗示杜鹃啼血,是因为怀有失去帝位,思念故国的隐痛。
锦江:在今四川境内。
玉山:即蓝田山,在今陕西。
闽山路:回乡之路。作者是福建人,故云。
【赏析】
题目“问杜鹃”,这“问”是“责问”、“质问”。词以“当头炮”开局:杜鹃,你苦苦催促人归,自己为何不回四川?“以子之矛攻之盾”,然而词中的杜鹃并未认输,却说:只算是我自说,奈何以“不归”罪我?我鸟类哪里有“归”与“不归”之说耶?殊不知词人聪敏,早已料到鸟儿会这样,不待鸟儿强嘴,已自先发制人:像那去家千年的白鹤,尚且知道重返辽东寻访城门之华表;远徙万里的海燕,犹能记得金陵乌衣巷中的旧居——同属卵生羽化的禽鸟,鹤、燕不言“归”而归,你杜鹃言“归”而不归,羞也不羞?在旁观者看来,这一脚踏上去,杜鹃再无法翻身了。但词人搏兔用全力,仍然穷追不舍:君之所以“不归”,是为“路曼曼其修远”乎?——不是。自江南至四川,里途并不算遥远。那么,是否因为“身无彩凤双飞翼”呢?——不。你的翅膀完好无缺。也许,“八月秋高风怒号”,阻遏了你的飞行?——不是。正是春暮,东风劲吹,正好顺势向西翱翔。如是乎从主体行为能力和客观行动条件等不同角度一一审视并否决了鸟儿可以用来敷衍塞责的种种托辞,这就逼出了对于杜鹃的又一次质问:“何为者。却身?荒树,血洒芳枝?”乍看起来,它似乎是对篇首“汝胡不归”一问的同义反复,但仔细体味,却知并非如是。关键就在“血洒芳枝”四字。卒章显志,一篇命意才得以昭然揭出。
本篇采用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写作方法,借向杜鹃发问的方式,抒发词人期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伟胸怀。
上片写问杜鹃。一开篇便问杜鹃,你既然拚命不停地催促人们回家,你为什么不回去呢?接着用两个典故说明任何人都留恋家园,像辽东白鹤,千年之后还要回到家乡,长期在外的燕子也知道要回自己的乌衣国,你从吴地(杭州)到蜀地,道路并不遥远,你的羽毛也是那样完好,正好趁着东风飞回西蜀,到底为了什么你却要停留在这荒凉的地方“血洒芳枝”而滞留他乡呢?这一连串的“责问”,摆出了一系列杜鹃应回家的理由。但杜鹃不回家,自有它不回家的理由。词人选择杜鹃作为引发他抒情的对象,确实匠心独具。杜鹃身上寄托着的那个幽怨凄迷的故事,痛失帝位,难以归家,日夜哀鸣,啼血溅枝,说明了它不能回家的理由。这些理由都作为潜台词,尽在不言之中。
下片便针对这些潜台词来宽慰杜鹃。“兴亡”二句说理:国家的兴亡更换是很平常的事,不要为之悲痛。人间的荣华富贵都如过眼烟云,能有几时?“看锦江”四句举出几个有名人物作为论据来论述上述观点:锦江依旧流淌,蜀国的开国重臣诸葛卧龙却早已逝去。玉山无恙,可跃马称帝的公孙述现在到哪里去了呢?杜鹃倘若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不会为失帝位、思故国而苦苦地啼血了。“不解”三句,词人责备杜鹃,你不懂得自我宽慰,反不断地劝人“不如归去”,我们这些人的行藏你怎么能知道呢!最后以告诉杜鹃自己的意愿作结。“闽山路”三句,我要踏上回乡之路,必须等到建功立业之后。这里,词人是一个要拯救国家危亡的志士,他所提到的封侯是指成就抗蒙功业。
本篇设问自答,形式新颖,表现了词人在归乡与建功问题上内心深处的矛盾,结果还是以国事为重,先建功后归家。他那积极用世的态度,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篇格调较高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人杰(1218—1243),一名经国,号龟峰。长乐(今属福建)人。曾以幕客身份浪游西淮、荆、湘等地,卒于临安。词多慷慨忧国,为宋末辛派词人。今存《龟峰词》。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陈廷焯《云韶集评》谓“《龟峰词》悲而壮”。“伤古吊今,议论纵横,大声疾呼,声满天地。预料‘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宴安’。有志不成,千古同慨。挑灯看剑,令读者起舞。”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quansongci/691388.html
相关阅读:张孝忠的词集
陈亮的词集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辛弃疾宋词赏析
《疏影?梅影》周密词作鉴赏
《生查子?独游雨岩》辛弃疾宋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