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相见欢·云闲晚溜琅琅》是蔡松年所作的一首小令,收入《全金元词》。该词描写了与友人秋夜对饮的场景。
【原文】
相见欢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①石缝,金葩玉蕊②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③,风泉悲鸣,炉香蓊④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⑤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⑥之。
云闲晚溜⑦琅琅⑧。泛炉香。一段斜川⑨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⑩,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注释】
①云根:山石。
②金葩玉蕊:指菊花,黄色的花瓣白色的花蕊。
③蜜炬:蜡烛。蜜蜂蜂巢中的蜡可作蜡烛的原料,故以“蜜炬”代称蜡烛。
④蓊:本是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郁勃。
⑤要:邀请。
⑥度:谱曲。
⑦溜:细流。
⑧琅琅:象声词,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
⑨斜川:陶渊明有《游斜川》诗,其地在江西都昌县,近庐山。川,平原,平地。
⑩鹄:鸿鹄,一种水鸟。古代鹄又通“鹤”。
【白话译文】
薄暮黄昏,天边的红云肆意翻卷,耳边流水声潺潺,香炉中的烟气弥漫了整座山谷,溪水淙淙,向远方蜿蜒而去,清瘦的松树菊花在微风中静静地晃动,散发出淡淡芬芳。
人如鸿鹄般伸长脖子屏气静听,月色如霜洒满了大地,友人抚琴一曲,悠扬动听,令人物我两忘。
【创作背景】
这是蔡松年退隐山林之后所作出的一首小令。蔡松年只求晚年能过上平淡清静的生活,效仿古人辞官而去,种菊西岩,夜置酒,与友人陈公辅对饮赏乐。花香,泉清,炉香使人陶醉,于是作词一首。
【赏析】
这首词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与钦佩。“斜川松菊”似与陶渊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同趣。陶渊明的清旷高古的精神,与陶借松菊抒发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的心境,无一不令作者折服,不自觉地便流露纸端,见于词上。
这首词与平常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抒情而不露痕迹。表面看上去纯乎写景,不言世事人情,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闲云菊芳的外在展现。但实际上闲云松菊,此情此景,正是人们追求的那种陶渊明式的境界。
这首小令仅有三十六字,却创造出一个耐人留连品味的境界。这个境界的主要审美特征,只是一个字:清。泉水清澈,月光清冽,其清在色,清与浊相对。水流琅琅,琴质如玉,其清在声,清与杂相对。青松挺立,黄菊离披,其清在骨,清瘦与肥腻相对。炉香袅袅,菊香沁人,其清在气,清淡与甜俗相对。总之,词中意象,无一不清。外在的清景与无机心、无名利之想的人的心灵,内外相映,遂觉冰心玉壶,表里澄澈。
清境之中,词人又用点示性笔墨,借千古隐逸之祖陶渊明为诗境点缀。“一段斜川松菊”,似用典非用典,稍稍提掇,韵致得来不觉。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有诗纪其事。这里提及斜川,一是因为眼前挚友相聚,情趣不减当年陶氏之游;但更重要的是斜川是与陶渊明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提及斜川,就能唤起对陶渊明清旷高古的精神风貌的感知。陶渊明多次咏叹过松与菊,这种高洁的风致与萧闲的心境,是作者心折和读者熟悉的,稍加点示,便如轩窗洞开,清风洒然,不期而至。
这首小令仅简单择取云、泉、松、菊、鹄、琴、玉、月、霜等具有特殊意蕴的意象,便构筑起一个清幽绝尘、表里澄澈的意境。全词淡笔白描,纯粹写景,但景中有人。不必表示对扰扰红尘的厌倦,也不必表达遁世避俗的志向,而画面自然透出人格之清高、情趣之雅逸。
【作者介绍】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宣和末,从父蔡靖守燕山府,败绩降金。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尝随完颜宗弼(兀术)攻宋。累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卒,谥文简。《金史》卷一二五有传。松年能诗,“文词清丽尤工乐府”(《金史》本传)。其词作《萧闲老人明秀集》六卷,有魏道明注本,今存三卷。有道光间张蓉镜小女??阁影钞金源旧椠本,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吴重熹《吴氏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本。《全金元词》复据《中州乐府》、《阳春白雪》等辑补,凡八十四首。多赠答、感时、抒怀,常流露身宠神辱、违己交病的矛盾心境。元好问称其《念奴娇》(离骚痛饮)为“公乐府中最得意者。读之则其平生自处,为可见矣”。“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中州集》卷一)。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quansongci/1277760.html
相关阅读:《生查子?独游雨岩》辛弃疾宋词赏析
《疏影?梅影》周密词作鉴赏
张孝忠的词集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辛弃疾宋词赏析
陈亮的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