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古之人,惟汉武帝号知人,盖其平生所用文武将帅、郡国边鄙之臣,左右侍从、阴阳律历博学之士,以至钱谷小吏、治刑狱、使绝域者,莫不获尽其才,而各当其处.然此犹有所试,其功效著见,天下之所共知而信者。至于霍光,先无尺寸之劝,而才气术数,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付以天下后世之事。而霍光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处于废立之际,其举措甚闲而不乱.此其故何也?
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至于捍社稷、托幼子,此其难者不在乎才,而在乎节,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天下固有能办其事者矣,然才高而位重,则有侥幸之心,以一时之功,而易万世之患,故曰“不在乎才,而在乎节”,古之人有失之者,司马仲达是也。天下亦有忠义之士,可托以死生之间,而不忍负者矣,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故曰“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古之人有失之者,晋荀息是也。夫霍光者,才不足而节气有余,此武帝之所为取也。
《书》曰:“如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嗟夫,此霍光之谓欤!使霍光而有他技,则其心安能休休焉容天下之才,而乐天下之彦圣,不忌不克,若自己出哉!
A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苟以人臣之势,而居于廊庙之上,以捍卫幼冲之君,而以其区区之才,与天下争能,则奸臣小人有以乘其隙而夺其权矣。霍光以匹夫之微而操生杀之柄,威盖人主,而贵震于天下.其所以历事三主而终其身天下莫与争者,以其无他技,而武帝亦以此取之欤?
A才能,是竞争的苗头。只有圣人在上,驱赶天下人各自为自己的职事奔走,争着发挥自己的长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 提拔
B.至于捍社稷 保卫
C.则郡国边鄙之臣 浅陋
D.则奸臣小人有以乘其隙而夺其权矣 机会
9.C(鄙:边疆,边远的地方)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付以天下后世之事 不赂者以赂者丧
B.才不足而节气有余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 不能容于远近
D.先无尺寸之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B(B.两个都是转折关系连词。A.前者的意思是“把”,后者是“因为”。C.前者的意思是“比”,后者表被动关系。D.前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 的”;后者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B.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C.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D.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11.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知人善任,所选拔的官员都能竭尽其才,而且功劳业绩显著。
B.辅佐幼主,最重要的不是有过人的才能,而是要有节操、气度和涵养。
C.霍光虽然昏庸无能,但能一心一意辅佐幼主,所以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和重用。
D.文章认为司马仲达有才能而没有节操,苟息有节操而没有气度、涵养。
12.C(说霍光“昏庸无 能”不对,文中只是说他才能不突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5分)
(2)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5分)
13.(1)想要在天下有成就,搏击进取来求得不寻常的功绩的人,就一定有超群脱俗显而易见的才能,然后有希望获得成功。
(2)但这种人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不义的事坚决不做,因此可以轻易去死而缺少权谋,能够为正义杀身,却不能保全他的国家。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只有汉武帝号称知人善任。他平生所任用的文臣武将、郡国边城的臣子,身边的侍从、阴阳律历博学的士人,以及管理钱谷的小吏,治理刑狱、出使外国的人,没有谁不是竭尽施展自己的才能,并各自适合他们的职事。然而这仍然有所试用,他们的功劳业绩显著,是天下共同了解并相信的。至于霍光,起先并无一点点功劳,而他的才气心机也并非有什么远远超过当时朝中的群臣的。但是汉武帝把 他从众人当中提拔上来,把天下后世的事托付给他。而霍光也能舍身忘己,一心一意来辅佐幼主。处在废昌邑王立汉宣帝的关头,他的举措非常从容而不慌乱。这是什么缘故呢?
想要在天下有成就,搏击进取来求得不寻常的功绩的人,就一定有超群脱俗显而易见的才能,然后有希望获 得成功。至于保卫社稷,辅佐幼主,它的难处不在于有才能,而在于有节操,不在于有节操,而在于有涵养。天下本来就有能够办事的人,但是由于才能超群、地位显贵,就会有侥幸取得功名的想法,凭着一时的功劳,而看轻危害万世的祸患,所以说“不在于有才能,而在于有节操”。古代的人有丧失这一点的,司马仲达就是这样。天下也有忠义之士,可以在生死之际把后事托付给他,而他不会忍心辜负你 。但这种人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不义的事坚决不做,因此可以轻 易去死而缺少权谋,能够为正义杀身,却不能保全国家,所以说“不在于有节操,而在于有涵养”。古代的人有丧失这一点的,春秋晋国的荀息就是这样。霍光,才能不足而节操涵养有余,这是汉武帝重用他的原因。
《尚书》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忠臣,忠实诚恳,没有别的本领。但他的心地宽厚,能够容人容物。人家有的本领,就像他自己的本领一样。别人品德高尚,他从内心喜欢,不仅仅在口头上称道,而且能够容纳他。这种宽洪大度的人是可以保住我的子孙和百姓幸福的。”这说的就是霍光吧。假使霍光有其它的本事,那么他的心胸怎么能宽 阔地容纳天下的有才人,怎么能喜欢天下品德高尚的人,不妒忌不凌犯,像自己有才能有道德一样?
才能,是竞争的苗头。只有圣人在上,驱赶天下人各自为自己的职事奔走,争着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凭着臣子的势力,处在朝廷之上,来保卫幼小的君主,靠自己微不足道的才华,来和天下竞争能力,那么奸臣小人就会趁机来争夺那个权力了。
霍光凭着平常人的卑微身份而掌握朝廷的生杀大权,威望盖过君主,而尊贵震动天下。他能够历事三个皇帝却终生没有谁和他争权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别的本事,汉武帝也因此重用他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622455.html
相关阅读:《并州路 李宣远》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早寒有怀 孟浩然》答案
诗歌赏析:杜甫《南征》参考答案
诗歌鉴赏《逢病军人》《河湟旧卒》比较阅读答案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