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
黄景仁
五剧②
车声隐若雷,北邙③
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①
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②
五剧,交错旁出的道路,此指北京繁华喧闹的街道。③
北邙:洛阳名山,汉魏五侯的坟墓多聚集于此。
(1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2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
.(1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
分)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来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1
分),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情感(1
)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过去的隐隐愁绪。(1
分)
(2
)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①
这首诗歌的颔联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
分)夕阳和山色是
美好的景色(乐景)(1
分)然而美好的景色却挡不住作者对国家和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感慨(哀情)(1
分)夕阳和山色颇解人意,欲为主人排愁解忧。美丽的景色,
反而使诗人倍感秋寒逼人,
愁思郁结,难以排遣。(1
分)
②
诗人又用拟人手法,(1
分)一个“
劝”
、一个“
将”
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1
分),把客观的秋景与主观的愁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沉郁顿挫的幽远意境。(1
分)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无法排解对国家和自身的愁绪。(1
分)
注意:如果有学生对①②
两点都有涉及,可以依据“
以乐景写哀请”
(1
分),“
拟人手法”
(1
分)分析诗歌相关内容(1
分),诗歌表现作者排解不了的愁绪(1
分)这样的标准给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612311.html
相关阅读:《并州路 李宣远》阅读答案
诗歌赏析:杜甫《南征》参考答案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逢病军人》《河湟旧卒》比较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早寒有怀 孟浩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