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21陈涉世家
1、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2分)
①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②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俗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4)有鸿鹄之志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
4、陈胜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徒属”“敬受命”?
他的话让士卒们明白已没有出路;给士卒们希望和信心
5、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故,诈。
22唐雎不辱使命
1、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2、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3、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愤怒,威胁,害怕(色挠)。
4、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语言(或“对话”)描写。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3隆中对
1、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2、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贤能为之用”⑧刘备“总揽英雄”
3、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
4、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
24出师表
1、你从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2、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3、“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每层意思占1分用文中的“报先帝而忠陛下”亦可)
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积极献言,提?三项建议(或答“提?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九下17 公输
1、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
(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
(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⑴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
⑵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
⑶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⑷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
3、《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3)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文中体现了孟子的怎样的治国主张?结合文中内容简要回答。
要施行“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
2、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2、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可以增长才干,取得成功。
3、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1、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2、《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
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大量使用排偶居,有节奏感,文采,气势。比喻,形象,有说服力。
3、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
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0庄子故事两则
1、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 ▲ 的“鸩?”,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 ▲ ,巧借鸩?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志向高洁 功名利禄
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
欣赏庄子,因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21曹刿论战
1、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1)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2、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
4、作者如何安排详略?为什么?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1、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邹忌:①有勇气;②说话讲究技巧;③忠诚;④有自知之明等。齐王: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2、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3、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23愚公移山
1、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意思上的相同点,1分:都是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怀疑(质疑、产生疑问、不相信、置疑)。
(2)情感上的不同点,2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1分。
愚公妻是关心(担心,关爱,担忧,忧心,忧虑)(1分),但是写出“关怀”,“爱护”不给
2、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3、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②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⑤有志者事竟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514571.html
相关阅读:《隋书?皇甫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清史稿?汤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
叶梦得《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阅读答案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