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①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②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③五,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遂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又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④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①,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鼎。⑤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⑥始,张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⑦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明,得旨归葬。⑧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取材于《宋史·赵鼎传》)【注】①宣仁保佑之功:北宋宣仁高太后辅佐幼主的功劳。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胜非去位 会:恰逢B.浚初求去 去:前往C.怅余生之无几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D.天下闻而悲之 而:表顺承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他的母亲樊氏教育他,使之通晓经史百家之书。B.此而不治,孰不可为?这样做如果都不予惩治,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C.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于是上奏这件事,皇上听后也变了脸色,并向他道歉。D.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秦桧见了赵鼎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往那样倔强。”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赵鼎幼丧父,却能勤奋学习,为南宋王朝尽心出力,最终成长为南宋一代名相。B.赵鼎促成朝廷任命瑗为保庆军节度使,进封建国公,并在行宫门外建设了资善堂。C.赵鼎和张浚一度得到高宗的信任,他们都曾经认为秦桧是可以与之共谋大事之人。D.赵鼎因揭发了秦桧的阳奉阴违而被秦桧迫害,为使家人免遭牵连,毅然绝食而死。11.请根据选文第⑥⑦段内容, 分析赵鼎的性格特点。(4分)12.史书评价赵鼎是南宋“中兴贤相之首”,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概述赵鼎最突出的治国才能,并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贤相之才”的认识。(200字左右)(12分)答案:8. [答案]B[应为“离开(朝廷)”,离职]9. [答案]D[根据上文语境,秦桧应该见的是赵鼎的“谢表”,而不是赵鼎本人]10.[答案]D[赵鼎想弹劾秦桧,但还未及揭发,此选项与原文不符]11.[参考答案]当发现自己荐人不当时,能够修正自己的错误(1分);遭人诬陷时,上书表 明自己的清白无辜(1分);预见秦桧的阴险迫害时,绝食而死保全家人(1分)。由此可见赵鼎是一个知错能改(1分)、坚定不屈(1分)、勇敢决绝(1分)的人。(意思对即可)[评分标准:本题4分,性格特点2分,事例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12.[答案要点]文内关于赵鼎治国才能的概括:(1)严厉处理刘韩二将冲突,不偏袒,能做到执法严明。(2)合理安排范冲等人职务,尽其才,能做到知人善任。(3)监修神宗哲宗二朝历史,司其责,能做到是非分明。(4)劝阻高宗不要奢侈贪财,守其正,能做到犯言直谏。[答到任意一点,阐释合理,即可得4分][评分标准:本题12分,对“赵鼎治国之才”的认识(2分)和阐释(2分);自己对“贤相之才”的认识(1分)和阐释(实例或分析均可)(3分);语言表达(4分)]译文:赵鼎,解州闻喜人。四岁就成为孤儿,他的母亲樊氏教育他,使之通晓经史百家之书。高宗即帝位后,任命他为户部员外郎。刘光世的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的部将,而韩世忠也率领部队夺取建康府官邸。赵鼎上书说:“王德率兵在外,擅杀没有顾忌,这样做如果都不予惩治,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皇帝令赵鼎拘捕审讯王德,赵鼎又请求下诏痛责韩世忠,而逮捕他的违纪的将吏交官府治罪,诸将肃然。五,皇上回到临安,下诏任命赵鼎为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为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赵鼎把政事先后及应当召用的人才,分条列出放在座位边,依次上奏实行,于是,皇帝下令任命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为建国公,在行宫门外建立资善堂。赵鼎又推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廷舆论认为二人是天下最佳的人选。建炎初,皇帝曾因有奸臣诬蔑宣仁太后临朝辅佐幼主的功劳而下诏,命史院刊修历史,还未实行,当时朱胜非任宰相,皇上告诉他说:“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不能传信于后世,应当让范冲刊定。”正好胜非去职,赵鼎以宰相的身份监修二史,错误都得到了修正。皇上亲自书写“忠正德文”四字赐给赵鼎。当初,皇上回到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宫,赵鼎看到了,责怪他们说:“艮岳花石之扰,都出自你们,现在想重蹈前辙吗?”于是上奏这件事,皇上听后也变了脸色,并向他道歉。有个户部官送钱入宫,赵鼎召他到相府严厉指责。第二天,问皇上:“某人献钱了?”皇上说“我要求的。”赵鼎说:“某人不应献钱,陛下不应求钱。”于是调此人到地方去了。当初,张浚推荐秦桧认为他可共兴大事,赵鼎再次任相时也以为是这样,秦桧于是逐渐掌握了权利。但是秦桧心机深险,外表随和而心中却不同。赵鼎与张浚逐渐发现了他的这个特点,于是一起商量着要弹劾秦桧。秦桧私下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先弹劾他们,张浚当初请求辞职,有圣旨召赵鼎。秦桧讨厌他逼迫自己,贬他为泉州知州。中丞詹大方诬蔑他受贿,赵鼎上谢表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往那样倔强。”赵鼎派人告诉他的儿子赵汾说:“秦桧一定要杀掉我。我死了,你们没有忧患;不然,祸及一家。”遗言嘱咐他的儿子请求归葬,于是绝食而死,天下人听说后十分悲痛。第二,得旨归葬。孝宗即位,追赐谥号为忠简,封为太傅,,追封为丰国公。论者认为中兴贤明宰相,以赵鼎为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493152.html
相关阅读: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
《清史稿?汤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叶梦得《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阅读答案
《隋书?皇甫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