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
晓汲清湘燃楚竹
.
烟销日出不见人
,
唉乃一声山水绿
.
回看天际下中流
,
岩上无心云相逐
.
【注释】
①
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②
汲:取水。
③
湘:湘江。
④
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
销:消散。
⑥
?乃
:
摇橹声。唐代湘中有棹歌《?乃曲》。
⑦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译文】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撸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赏析】唐代永贞间
,
柳宗元参与了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改革
,
改革失败后
,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
永州僻处湘南一隅
,
司马又是个闲职
,
不得过问吏治
,
因此柳宗元一直心情抑郁
,
无奈之时
,
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
,
聊遣愁怀
.
因此这一时期
,
柳宗元写出了许多极为优秀的山水游记和山水诗
,
《渔翁》便是其中之一
.
这首诗起句较平
,
可第二句却造语清奇
.
渔翁清晨起来
,
打水生火来做饭
,
这本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
但是诗人用的
"
清湘
","
楚竹
"
这两个意象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清澈的湘江水
,
楚地的斑竹枝
,
本来已经积淀了许多浪漫的神话传说和高洁美好的情感
,
这
"
汲清湘
","
燃楚竹
"
的生活又显出一种远离污浊的尘世
,
与大自然的青山绿水融合为一的情趣
.
同时
,"
清湘
","
楚竹
"
的音调一清朗
,
一拗顿
,
搭配得和谐巧妙
,
增加了诗的音乐美。
晨起江面常有水雾迷蒙
,
生火之时也自然会有炊烟缭绕
,
那老渔翁的形象在水雾炊烟中一直朦朦胧胧
,
看不真切
.
等到
"
烟销日出
"
之时
,
本来该清楚地看到老渔翁了
,
谁知却不见踪影
,
让人不仅纳罕老渔翁哪里去了忽然间一声桨声唉乃
,
放眼望去
,
面前是一片青绿的山水
.
这桨声唉乃和青山绿水本来是没有什么关联的
,
可这唉乃的桨声打破了山水的清寂
,
给那绿色中注入了生活的气息
;
而在这山水的绿意中
,
那单调的桨声也不知不觉中变得悦耳怡情了
.
正是这无关联的组合
,
才使诗显出了这样的奇趣
.
结尾的两句
,
写江流滚滚
,
白云悠悠
,
更显出一种平淡悠远的意境
,
而那就是老渔翁心态的写照。《渔翁》一诗中这泛舟湘江
,
闲云野鹤一般的老渔翁是谪居永州的柳宗元精神状态的一个方面
.
他的《江雪》一诗还塑造了一个在满天冬雪中独钓寒江的傲岸孤绝的老渔翁形象
,
这两个迥然不同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心态的全貌
.
作为一个正直的失败者
,
柳宗元常常处于矛盾的情绪之中
,
有时誓不屈服
,
有时心灰意冷
.
誓不屈服时
,
他以
"
举世皆醉我独醒
"
的孤高傲视污浊的社会现实
,
这就是《江雪》中那个遗世独立
,
独钓寒江的老渔翁
;
心灰意冷时
,
他以寄情山水的自我抚慰回避自己无力改变的现实
.
这一抗争
,
一隐遁
,
正是千百来失意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心态
,
两种选择。《渔翁》中这种与自然山水融合为一的生活
,
其实只是柳宗元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
,
正因为它是一种理想
,
滤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和悲哀
,
因此才显得这样清丽脱俗
,
这样空灵冲淡
,
才具有这样久而不衰的艺术魅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488769.html
相关阅读:诗歌鉴赏《逢病军人》《河湟旧卒》比较阅读答案
诗歌赏析:杜甫《南征》参考答案
《并州路 李宣远》阅读答案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早寒有怀 孟浩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