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
诗中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表现山泉夜景幽静的诗句是
。(
1
分)
(2)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
“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
所表现的画面。(不超过
40
字)(
2
分)
参考答案:
7
.(
3
分)
(1)
山白鸟忽鸣(
1
分)
(2)
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成了一溪洁白的雪。(
2
分)
附赏析
这首小诗,必须反复吟味,才会觉得意趣深长。
译文:夜晚山中夜鸟突然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凝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了霜。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赏析: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受。“山白”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现的色调。一声鸟鸣划破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寂静,正像王籍所描绘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山白而鸟忽鸣,不管两者有无联系,总让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没写月,但诗人已向我们暗示了月光,下面的景色都由此而生。
“石冷霜欲结”,表现由视觉引起的对触觉的联想。清幽的月色洒在石头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这一句写的非常虚,由月色在石上的反光产生冷的感觉,同时又由冷和月色幻化出霜的想象,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人置身于朗月的清辉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着冷光像要结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华映照,银光闪烁,简直像是一片雪。古人写夜泉的诗句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写它的淙淙流声。而本诗的作者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作。雪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暗应上文的“冷”、“霜”,承接十分自然,作者的心思绵密由此可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478066.html
相关阅读: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答案
《菩萨蛮?宿水口》阅读答案
《清溪行》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