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1
分
)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
任选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
2
分)
【答案】
(1 )
(
1
分
)
仍怜故乡水,万
里送行舟。
(2)
(
2
分)
答题示例:
①
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②
赏字词:
“
随
”
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
入
”
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④
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12
.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13
.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
、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13
、示例: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①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100
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
.(
4
分)
①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
2
分)
②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
1
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1
分)
渡荆门送别①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晚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
【注】①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送别,意指江水速自己离别蜀中。②海楼:海市蜃楼。
14
.李白与杜甫,世称
,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1
分)
15
.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
3
分)
16.
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4
分)
14
.李杜(
1
分)
15
.要点: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满月映入江水、云霞绚烂多姿的奇丽景象,表达了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和喜悦感。(
3
分)
16
.要点:
(1)
两诗颔联都写大江和原野,景象雄浑,境界阔大。
(2)
李句简练明快,于苍茫中见少豪迈之气;杜句精严沉郁,于宏阔中见志士垂暮之态。两人风格各擅胜场。(
4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459238.html
相关阅读:古诗文阅读《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答案
《清溪行》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及答案
《菩萨蛮?宿水口》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