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分)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
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
)试比较两首送别诗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点。(4
分)
(2
)《淮上与友人别》一诗是如何表达别情的?(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
.⑴
韦庄诗感情基调明朗一些,借“
明月”“
帆风”
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良好的祝愿,希望友人能平安抵达。郑谷诗感情基调凄清伤感一些,既通过景物渲染离情,又在颔联直接点出了离别的伤感愁绪。
⑵①
即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如渡头柳丝、飘荡的杨花牵曳着惜别的深情,惹动着渡江人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借“
柳”
、“
留”
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②
渲染烘托。诗人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饯别、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表达别离的愁绪。③
以乐景衬哀情。首句以青青柳色、江头春光的美景来反衬末句离人的各奔东西、各向天涯、南北异途的懊恼和漫长旅途中的无边寂寞之情。④
对照。末句“
君”“
我”
对举,“
潇湘”
和“
秦”
对照,南北异途增添了临岐握别的黯然伤魂。(答对两点并有具体分析给4
分)
【诗歌赏析】《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
柳丝长,玉骢难系”
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
愁杀渡江人”
。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
扬子江头”
、“
杨柳春”
、“
杨花”
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
渡江人”
,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吾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452336.html
相关阅读:诗歌赏析:杜甫《南征》参考答案
诗歌鉴赏《逢病军人》《河湟旧卒》比较阅读答案
《并州路 李宣远》阅读答案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早寒有怀 孟浩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