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小惠未?( )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5)肉食者鄙( ) (6)神弗福也( )
(7)齐师败绩( ) (8)又何间焉( )
(9)小大之狱( ) (10)望其旗靡( )
(11)牺牲玉帛,旨弗敢加也( )
二.判断。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小信未孚 ②弗敢加也,必以信
B.①公将驰之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①公问其故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D.①肉食者鄙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选出下而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未能远谋 弗敢加也 B.衣食所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
C.虽不能察 老妪力虽衰 D.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 B.小信来孚 孚,信服
C.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4.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何以战 何陋之有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言语粗鄙
C.患之属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 D.下视其辙 其如土石何?
5.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彼竭我盈,故克之。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曰:“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四.内容理解。
1.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2.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3.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判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5.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
6.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
7.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
8.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9.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面对齐军压境,庄公萌仓促迎战,乡人闭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
D.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的特点。
1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1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13.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5.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
16.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 刿:
鲁庄公:
17.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1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
19.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20.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概括曹刿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21.曹刿说“夫战,勇气也”,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们俩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似乎有些不同,你怎么看?
22.用四字短语填空:曹刿准确地把握住战机,他认为鲁军反攻齐军的有利时机是 之时;在观察发现齐军 后,下令追击齐军。
23.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24.句子“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对刻画曹刿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五.比较阅读。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2.翻译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4.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曹刿论战 中考精练
参考答案:
一.(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 (3)击鼓进军 (4)第二次 (5)鄙陋(目光短浅) (6)赐福、降福 (7)大败 (8)参与 (9)案件 (10)倒下 (1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
二.1.D(A项“信用”、“实情”;B项“驱车(追赶)”、“效劳”;C项“原因”、“所以”)
2.A
3.B(孚,为人所信服)
4.A(A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中的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B项分别为“目光短浅”, “粗俗”;C项分别为“一类人”,“联系”或“相似”;D项前一
5.(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
三.1.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2.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3分,牺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3.打仗,靠的是勇气。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3分,“一鼓作气”1分,“再”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4.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了,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5.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抓住“狱”“虽”“以” 等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即可。) 6.曹刿说(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四.1.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 双方交战的过程
2.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3.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4.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近即可) 5.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意思对即可) 6.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共2分,对比手法不设分,答出人物特点中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7.围绕“善于纳谏;知错就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回答。(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8.A 9.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 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 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 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答出以上四点中的三点即可,每点1分;采用其他言之成理
五.1.(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 2.(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意思对即可) 3.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意思对即可) 4.(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407524.html
相关阅读:《清史稿?汤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隋书?皇甫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叶梦得《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阅读答案
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