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记忆力培训
快速阅读培训
速读训练软件
手机版
提高记忆力
记忆法
最强大脑
快速阅读
阅读答案
励志名言
经典语录
经典句子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学
增强记忆力
记忆术
记忆大师
全脑速读
电子课本
伤感文学
名人名言
诗词大全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专业
左右脑开发
注意力
记忆实例
速读教程
单词记忆
智慧人生
故事大全
幼儿教案
小学
词语
组词
造句
教案
试题
记忆力训练
记忆方法
记忆宫殿
右脑开发
速读训练
思维导图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早期教育
潜能开发
作文大全
记忆资讯
右脑记忆方法
右脑开发训练
照相记忆
影像阅读
思维模式
吸引力
潜意识
催眠术
九型人格
教练技术
古诗词名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精品推荐:
逍遥右脑
>
阅读答案网
>
古诗文阅读
>
《明史?于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古诗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于谦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巨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早,辄上闻。
正统六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命谦口数其罪
效:一一列举
B.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以:于,在
C.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
听:听从
D.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
雅:平素,向来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为了表现于谦政绩卓越的一组是(
)(3分)①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
②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遗御史捕之③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 ④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⑤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 ⑥前后在任十九,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皇帝知道于谦堪当重任,所以在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的时候,亲自授意,破格提拔他担任兵部右侍郎,去做河南、山西巡抚。
B.于谦做河南、山西巡抚时,严厉的措施和宽缓优惠的政策都得到了推行,太行山一带的盗贼都躲藏起来,不敢作恶了。
C.于谦每次进京入朝奏事,都两手空空,不对朝中官员行贿,所以朝中的一些权贵都对他感到不满。
D.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于谦请求发放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一些纪大的官员负责监督管理。12.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2分)(2)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3分)(3)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4分)答案:9.C(听:允许、答应)10.C(①写顾佐对于谦很客气 ⑥写于谦在任时间及皇上准许他回去为父母办丧事)11.D(“使里老司察之”是指让乡里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来管理监察。)12.(1)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疏)(2)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秋成、偿)(3)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阿、久不迁怨望、举人自代)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初,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栗,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恰逢当时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正统六,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涨水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俸禄。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素来很看重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336880.html
相关阅读:
《隋书?皇甫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清史稿?汤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叶梦得《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阅读答案
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上一篇:
《梵天寺木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下一篇:
陈三立《夜舟泊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主题
司马光《客中初夏》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阅读答案及译文
《宋史?李允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训练⑵及答案
李白《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
王勃《秋日别薛升华》阅读答案及赏析
《蜀道后期》《人日思归》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王建《十五夜望月》阅读训练及答案
董元恺《酷相思?两江代内》阅读答案及赏析
推荐阅读
张养浩《【双调】水仙子?咏江南》阅读练
阅读 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
苏轼《浣溪沙?咏橘》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 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①。新苞绿叶②照林光。竹……
刘禹锡《说骥》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说 骥刘禹锡伯氏佐戎于朔陲,获良马以遗予。予不知其良也,……
苏轼《南乡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 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①苏轼寒雀满疏篱,争抱寒……
“年羹尧镇西安时”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题。(15分)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
相关阅读
秦观《春日》张耒《春日书事》阅读答案对
杜甫《空囊》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循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
袁凯《江上早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于鹄《江南曲?偶向江边采白?》阅读答案及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阅读及答案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阅读练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之借景抒情诗
《陶侃惜谷》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