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宥:通“囿“,局限。“去宥“: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认识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②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荆“。③中谢:官名,亦作“中射“,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④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⑤旱:通“悍“,勇猛。
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
D.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辩士,就是以辩才出众之士。《韩诗外传》提醒君子要小心躲避三种锋利武器:武士的锋端,文士的笔端,辩士的舌端。东汉人王充说天下有四种毒物,辩士是其中的巨毒。辩士在历史上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
B.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约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为墨翟。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C.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D.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名履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国君之一。“桀纣”一词常连用,泛指暴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那个中谢一句话就让楚威王疏远了沈尹华,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嫠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
C.齐人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真可谓“利令智昏“,这也从反面揭示了“去宥“的必要性。
D.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邻人、齐人都是认识有局限的人,因他们内心产生了主观偏见,认知蔽塞,所以容易做出“不智“的行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5分)
(2) 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5分)
答案:
4、【答案】A
7、【答案】(1)像这样花费心事,会见说客即使再多(勤劳,辛劳),耳朵眼睛(因会客频繁)即使再疲困,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关键词“志”“虽“、“劳“、“弊“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他的邻居(一个老汉)说这颗梧桐树不吉利,这个人就马上把树砍掉了。与他为邻的老者请他把砍下来的梧桐树给自己当柴烧。这个人不高兴地说:邻居像这样阴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关键词“善”“ 遽”“说”“岂”各1分,句意通顺1分。)
文言文译文
东部地区的墨家(墨子学说)学者谢先生,将要西行去见秦惠王。秦惠王问秦国的墨家学者唐姑果。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先生,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回答说:“谢先生,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他的用心非常险恶,他将尽力向您游说,来取悦迷惑您的继承人。“秦惠王因此怀着怒气等待着谢先生。谢先生到了以后,游说秦惠王,秦惠王不听。谢先生很不高兴,于是告辞离去。凡是听别人的见解是为了寻求正确的(治理)方法的,所说的如果正确,就算他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尽力游说,又有什么损失?所说得如果不正确,就算他不是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又有什么好处?不把采纳对方的良言作为自己的忠厚,却只因对方取悦少主而形成自己的蔽塞。秦惠王在听取见解方面有过失啊。拥有这样的想法,会见说客即使再多,耳朵眼睛即使(因会客频繁)再疲困,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人老了以后,身体衰老但是智慧更高。如今秦惠王年老了,身体和智力都衰弱了吗?
楚威王向沈尹华学习书法,昭?(对)(楚国大夫)很嫉恨这件事。楚威王喜欢创制一些式样(也有解释为法制的),有个协助他创制式样担任中谢(官职名)的人,替昭?对楚威王说:“国人都说:大王是沈尹华的弟子。“楚威王很不高兴,因此疏远了沈尹华。
担任中谢的那个人.是个小人(地位卑微的人),一句话就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所以小人的话,不可以不详加考察。况且多次激怒国君,通过这为奸佞的人扫清了道路,奸佞小人仕途前进之路打通了却又厌恶贤人的仕途堵塞,这难道不是太难了吗?疾飞的箭,可以射得很远,湍急的流水汹涌澎湃,激怒的君主就会受到蒙蔽,受到蒙蔽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那些不可能被激怒的人,他们大概事先心里早有准则。有一个和剐人做邻居的人,家里有一棵枯死的梧桐树,他的邻居(一个老汉)说这颗梧桐树不吉利,这个人就马上把树砍掉了。与他为邻的老者请他把砍下来的梧桐树给自己当柴烧。这个人不高兴地说:“邻居像这样阴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这就是认知上有所局限。请求或不请求把梧桐树当柴烧,这不能用来怀疑枯死的梧桐树的好与不好啊。有个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早晨起来,穿上衣服,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官吏把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他;“人都在那里,你就抢人家的金子,为什么?“他回答说:“根本就没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这真是极端的认知局限啊。存在(认知)局限情况的人,当然就把白天当成晚上,把白的当成黑的,把尧帝当成夏桀。局限带来的祸害实在太大了。亡国之君,大概他们都特别有认知局限的情况吧?所以只要是人必须去除局限后才能明白事理,去除局限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命运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1330491.html
相关阅读:叶梦得《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阅读答案
《隋书?皇甫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
《清史稿?汤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