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古诗词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庄重,不妄言笑。父死,执丧如成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秩满,秦桧当国,察其不附已,以为南外睦宗院教授。
金主亮渡淮,俊卿受诏整浙西水军,李宝因之遂有胶西之捷。亮死,金主褒新立,申旧好,廷臣多附和议。俊卿奏:“和戎①本非得已,今不若先正名,名正则国威强,岁币可损。”因陈选将练兵、屯田减租之策,择文臣有胆略者为参佐,俾察军政、习戎务以储将材。
隆兴初元,张浚初谋大举北伐,俊卿以为未可。会谍报敌聚粮边地,诸将以为秋必至,宜先其未动举兵,浚乃请于朝出师。已而邵宏渊果以兵溃,俊卿退保扬州。主和议者幸其败,
乾道元年,入对,上劳抚之,因极论朋党之弊。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论人才当以气节为主,气节者,小有过当容之;邪佞者,甚有才当察之
四年十月,制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俊卿以用人为己任,所除吏皆一时选,奖廉退,抑奔竞。或才可用,资历浅,密荐于上,未尝语人。每接朝士及牧守自远至,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
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俊卿至福州,政尚宽厚,严于治盗,海道晏清,以功进秩。明年,请祠②,提举洞霄宫。归第,弊屋数楹,怡然不介意。
十三年薨,年七十四。,赠太保,赐谥正献。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凡所奏请,关治乱安危之大者。雅善汪应辰、李焘,尤敬朱熹,屡尝论荐。其薨也,熹不远千里往哭之,又状其行。
(节选自《宋史·陈俊卿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①和戎,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②请祠,请求任祠禄官。宋初,大臣老年不能任事者,常命为祠禄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 贤否:贤能与邪恶。
B.凡所奏请,关治乱安危之大者 治乱:治理乱世。
C.秦桧当国,察其不符已 当国:掌管国事。
D.因极论朋党之弊 朋党:拉帮结派。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B.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C.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D.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俊卿孝顺、友爱、忠诚、尊敬。他尤其敬重朱熹,曾多次上书推荐。他死后,朱熹不远千里赶来吊唁他,又写传记记载他的品行。
B.陈俊卿甘于清贫。他在年老时请求担任祠禄官,回到家后,看到自家破旧的房子只有几根柱子尚存,他却能怡然自得,毫不介意。
C.陈俊卿主张富国强兵。他认为议和是不得已的事情。他向皇帝建议选择有胆略的文臣主持军务,但张浚计划北伐时他却表示反对。
D.陈俊卿做人正直。他不巴结秦桧,在任职期满后没有升迁,后被秦桧派任南外睦宗院教授。他当政后被授官的人都是当时的杰出人才。
1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近主?新立,申旧好,廷臣多附议和。(4分)
(2)气节者,小有过党容之,邪佞者,甚有才当察之。(4分)

参考答案
11.B(治乱,国家太平、混乱)
12.A
13.C(“他向皇帝建议选择有胆略的文臣主持军务”有误,据原文“择文臣有胆略者为参佐”,陈俊卿只是向皇帝建议选择有胆略的文臣参与军政,并不是“主持军务”)
14.(8分)(1)金主完颜褒刚刚即位,表达(恢复)过去(与宋)的友好关系(的意愿),朝廷大臣大多都附和(他的)和议的建议。(4分)
“立”(动词,即位),“申”(动词,表达),“好”(形容词作名词,友好关系),“附”(动词,附和)四处,一处1分。
(2)有气节的人,(即使)小的方面有过失也应当宽容他;奸邪的人,(即使)很有才能也应当明察他。(4分)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过”(名词,过失),“容”(动词,宽容),“察”(动词,明察)四处,一处1分。

【参考译文】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年时严肃持重,不随意谈笑。(他的)父亲死时,(他)像成年人一样主办丧事。绍兴八年,(陈俊卿)考中进士,被授予泉州观察推官的官职。(陈俊卿)任职期满,(正遇)秦桧掌管国事,(秦桧)看他不依附自己,派他任南外睦宗院教授。
金主完颜亮渡过淮河,陈俊卿接受诏命整顿浙西水军,李宝凭借浙西水军的力量取得了胶西之捷。完颜亮死后,金主完颜褒刚刚即位,表达(恢复)过去(与宋)的友好关系(的意愿),朝廷大臣大多都附和(他的)和议的建议。陈俊卿上奏说:“和议本来不得已,今军事业务来储备将才。
隆兴元年,张浚当初计划大规模调动军队北伐,陈俊卿认为不可行。正遇侦察敌情的人员报告说敌人在边境囤积粮食,各位将领以为(敌军)在秋天一定进军,应在敌人行动前发兵,张浚宏渊果然因此兵败,陈俊卿退守扬州。主和议者庆幸他们的失败。
乾道元年,(陈俊卿)进宫回答皇上的提问,皇上慰劳并安抚他,(陈俊卿)于是极力阐能也应当明察他。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陈俊卿以用人为己任,所授官之人都是一个时期的杰出人才,奖励廉洁、谦让之人,抑制跑官的人。有的人才能 可用,(但)资历浅,(陈俊卿)就私下向皇上推荐,未曾对他人说。每次接待士人和从远方来的牧守时,一定询问他们对时政得失、人才贤能与邪恶的意见。
凭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统帅福州。陈俊卿到福州后,政策上崇尚宽厚,在打击盗贼方面严厉,海上航道平坦畅通,(陈俊卿)凭借功劳升职。第二年,(陈俊 卿)请求任祠禄官,(皇上授予他)提举洞霄宫的官职。(陈俊卿)回到家,(看到)破旧的房子只有几根柱子尚存,(但)他仍怡然自得,丝毫不放在心上。
淳熙十三年死去,终年七十四岁。(朝廷)追赠(陈俊卿)太保的官职,赐予谥号“正献”。
陈俊卿孝顺、友爱、忠诚、尊敬,(这些)出自他的天性,他清静严肃,讲求礼仪,整天没有疲倦的神情。平时小心谨慎好像不会讲话,而在朝廷则严肃地发 表正直的言论,辨明邪正,斥责有权势的人,毫不避讳。凡所奏请的,都是有关国家太平混乱、安稳危急的大事。(陈俊卿)一向与汪应辰、李焘友好,尤其敬重朱 熹,曾多次上书推荐。他死后,朱熹不远千里赶来吊唁他,又写传记记载他的品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1229684.html

相关阅读: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逢病军人》《河湟旧卒》比较阅读答案
《并州路 李宣远》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早寒有怀 孟浩然》答案
诗歌赏析:杜甫《南征》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