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1)上阙两幅什么画面?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具体分析。
(2)此词歌咏木芙蓉,通过这个意象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
(3)指出本词吟咏的对象并分析其主要特点。
(4)请分析本词的构词脉络。
参考答案
(1)“重阳过后”三句为景语,写重阳过后自然景物的变化。西风凄紧,庭叶飘零,渲染出清秋萧索的气氛。紧接“朱阑”三句,作者凄清的背景下,反出一艳笔:这秋日的清晨,芙蓉(秋天开白、黄或淡红色花)枝梢簇集一处,淡雅美丽。这里用对比、反衬手法,益见出清秋开放的芙蓉之可贵。
(2)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花儿送给意中人,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3)本词吟咏的对象是木芙蓉。妖艳明媚,淡雅美丽;虽身处寒秋,却凌霜耐冷、独傲秋庭。
(4)本词先写重阳过后典型的秋景:西风凄紧,庭叶飘零,渲染出清秋萧索的气氛;然后具体刻画木芙蓉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最后表达对木芙蓉的爱惜,要把她留给意中人。
作者
晏殊
(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宛丽,有《珠玉词》。亦工诗善文,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参考译文】
重阳过已秋深,西风紧天觉冷,庭院树叶黄,风吹落纷纷。
清晨倚栏看庭院,芙蓉花开正妖艳。似与秋风斗芬芳。
月光下、清霜中,斜红花瓣淡黄蕊,鲜艳明媚似春回。
美玉般花朵,不能随便送她人。要留待,赏花爱花意中人。
赏析:
此词咏木芙蓉。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
“重阳过后”三句为景语,写重阳过后自然景物的变化。西风凄紧,庭叶飘零,渲染出清秋萧索的气氛。紧接“朱阑”三句,作者凄清的背景下,反出一艳笔:这秋日的清晨,芙蓉(秋天开白、黄或淡红色花)枝梢簇集一处,淡雅美丽。这里用对比、反衬手法,益见出清秋开放的芙蓉之可贵。
“霜前月下”三句着意刻画的是:清霜中,明月下,那微斜的红花、淡黄的小蕊,是多么鲜明美丽,真的要叫春天回转了。“霜前月下”,泛写芙蓉开放的环境,从另一角度补充“朱阑向晓”句意:“斜红淡蕊”,具体刻画出芙蓉的“妖艳”:“明媚欲回春”,是芙蓉所引起的强烈感受,它似乎能把萧瑟的秋季化作美好的春天。结拍二句承上抒怀:不要把这美玉般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r花及人,因人惜花,惜花亦惜人,此句为点睛之笔。
这首咏物词,咏木芙蓉的同时,自有词人的感情。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花儿送给意中人,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1153807.html
相关阅读: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叶梦得《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阅读答案
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
《隋书?皇甫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清史稿?汤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