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尘封的爱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伤感故事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春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烛炬,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落款《寒食》,唐代一个叫韩?的学子所作,拿做行卷投给翰林院大学士李白,因李白的归隐,一直尘封在翰林院的樟木箱里,历经了安史之乱和唐朝四代天子的变迁,兀自在幽暗的孤寂中等候、希望,终极受到天子李括青眼,得以重见天日,并传播千古。它的沉浮,影响了一个人的运气,并衍生了一段离合悲欢的。

1

公元754年,(天宝13年。)秀才、举人、进士三考三中的韩?,赴京选试,道路染疾。到得长安,误了吏部大考。不得已另辟捷径,即兴《寒食》一首投卷李白,盼望同病相怜,早日提拔。

借住挚友李晋家里的韩?,终日焦急期盼。而皇室宗亲李晋,诞生豪门,虽和韩?同榜进士,前途却不须自虑。逐日里约一帮同榜踏山访寺、探采名花、杏园宴会。也学那先科名士互赠文帖、雁塔题名、诗酒相贺。孟郊诗中,“东风自得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正记此情此景。

李晋有一青楼至交,乃京城第一大丽人,姓柳,名慧娘。坊间有谚:宫中杨玉环,章台柳慧娘。柳慧娘寄住章台街的摘星楼,貌美若仙,琴、棋、诗、舞样样粗通,长安城里红极一时,慕名而求者川流不息。甚至章台街为之路窄,摘星楼长年爆满。

一日,韩?愁闷中陪李晋游玩章台街,励志文章,访问柳氏。乍一相见,韩?恍如置身梦幻。这慧娘,果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一舞一蹈,宫中风行霓裳羽衣舞;一颦一笑,恰似嫦娥忧慕人间情。韩?微醉,雾里看花,隐觉慧娘心事满腹。强装的笑容里,隐匿丝丝惆怅;偶一为之中,掩不住淡淡哀伤。韩?惊羡之余不禁怀疑,悄丽才子流浪倡阁,生计所迫还是性格放纵?哀伤背地又有着怎样的暗藏?倾慕、惊愕、恻隐、好奇,韩?从此放不下慧娘。

回到住所,韩?愁绪百丈,模糊的灼痛伴着渴想,令他彻夜难眠,不得已起身披衣燃烛,赋诗一首:

桃花脸薄难藏泪,

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

几次抬眼又抬头。

诗成天明,兀自叹气团掉。李晋拾起,心中了然,差一幼童送至摘星楼。慧娘自昨邂逅韩?,萌发爱意。晨起见诗,多少分惊喜几分交加。时常自叹心高命薄,纵不是大家闺秀,小门小户也未曾自怨自哀。儿时红鞋绿袄,倚父母膝下,惹百般心疼。年及14,花藏叶底正待绽开,不想疟疾横行,父母双亡。飞来横祸,苦从悲来,从此仰人鼻息。为报再生恩,偿还养育债,捐躯暂寄青楼,卖笑为生。只管自幼熟读经书,也曾在天子和杨贵妃的戏班识音习舞,日月如梭好梦如昨。而今流落风月场上,众生众相,你来我往,强装笑容逢场作戏,人间冷暖过眼云烟。唯有韩?,咋一相见朝思暮想,落入眼里烙进脑海。从他的惊诧读到的是仁慈、诚挚,诗句里领悟的是纯情和纯朴。那首次相见时的一惊、一疑、一愁、一笑,似曾梦中所见,料可毕生依靠。

至此才子佳人相见恨晚,如胶似漆。日里交杯换盏,夜里答诗赋词。自由如人间仙境。李晋知晓,百般激动,于情于义,应当避让。并竭尽所能促成佳缘。

未几,宫中传出新闻,李白被赐金归山,朝野惊动。李白42岁由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引荐入朝,深得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草拟文告,陪侍君侧。因心高气傲、形骸放浪,遭人嫉妒。一句“山”不牢靠得罪重臣安禄山,与翰林学士张坦不和又缕遭毁谤。自知朝中难以立身,作《翰林读书言怀呈集显诸学士》一文,显归山之意。玄宗览毕,知不可留,降旨准许。自此传阅翰林院学士之手的《寒食》一诗,遭受冷清,沉入箱底。

前程黯淡,韩?意气消沉。无以为继坐吃山空,举债度日。赎慧娘于火海成了奢望。焦急、懊恼之时忽接家书,细心读来一行六字:父亲病危,速回。

韩?出生河南南阳,不是名门,却是望族。韩父五十得子,取子君平,乃贵为人君,青云直上之意。倾其所有,三年私塾,十年官学。冀望他有朝一日学成之后,纵不能报效朝廷,却也可显亲扬名。父恩似海,焉能不报。读罢家书,韩?泪水涟涟,当即别了慧娘,整理回府。

慧娘知书达礼,焉有不解之理。卸妆素裹,亲送韩?。出东门、至灞桥,且行且泣,泪洒一路。虽知离别短暂,终是无奈顽强。一个哀伤一个惘然,双双牵手不忍舍弃。天气渐暮,韩?折柳赠别,慧娘含泪别君。灞桥桥头韩?立誓:来年再回长安,过了吏部选试,立迎慧娘出闱,共度此生。

2

天宝15年冬,臣相李林甫逝世,安禄山与杨国忠为争相位,抵触日趋尖利。杨国忠倚仗国舅之势强力胜出。自此祸起萧墙,渔阳节度使安禄山在天津蓟县起兵发难,打着“亲君侧、诛忠直”的口号,浩浩大荡直奔京城。一路陷河南、攻临潼,长安朝不保夕。惶惶中,玄宗携杨贵妃出城西奔蜀地。

韩?这边:南阳遭铁蹄蹂躏。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虐,抓丁征粮。韩?避藏在自家凋落萧瑟的果园里,惦挂长安,心系慧娘。遥捧慧娘离别时的泪水,一面祷告她在这场从天而降灾害里可能倚靠长安坚实的城墙平安无事,一如既往。一面向往着风雨过后一定艳阳高照,待到那时重返长安,再续旧情,践诺誓言!

慧娘这边:长安沦陷,大火烧了摘星楼。火在咫尺,心系千里。焦灼得慧娘睁不开眼的火焰,以一种飘忽的狞笑,撕裂着慧娘。慧娘在撕心裂肺的“??”声中单独默语:韩?!你若在这场浩劫中得以生存,我必活着;你若在这场浩劫中可怜身亡,我愿随这火焰化为灰烬。你必活着,为了灞桥上的商定;我必活着,为了咱们的未来!

两颗互相挂念的心,一双意志刚强的人,为了一份执着的挚爱,纵然重重艰苦,动摇而坚强的在逆境中坚守。

此后,各路唐军纷纭跃起抗击反贼,局势急转。韩?自恃一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报国无门,投身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帐下任幕僚。而慧娘,在逃离了那场大火之后,无依无靠又以姿容绝世,惧乱军所辱,也只有剪发毁形,借居骊山,师从老母寺心静法师悟禅修道。

3

一晃8载。代宗宝应元年,安禄山在长安被其子弑杀,叛军分崩离析。韩?在侯希逸帐中已升任从事兼检校金部员外郎,随军光复长安。亲历了乱军烧杀抢奸无所不为的暴行,心怀忐忑放不下的就是慧娘。几番探听,耳闻慧娘上了骊山,削发为尼,不免窃喜。当即备下金银,赋词一首,派人上山迎接。

怀揣爱人跟幻想,慧娘在骊山老母寺虽悟禅修道,终不能心如止水,时时受尘心所惑,每天渴望着和韩?相聚的那一刻。

秋晨微露,老母寺宏厚的钟声惊飞一林的宿鸟,也撞醒慧娘支离的旧梦。素衣素裳,件件叠起装入竹篮,下山浣洗。一泓净水明镜透辟,倒映着慧娘秀气而又憔悴的脸庞。搓一把衣裳,波光闪闪涟漪荡漾,那脸一改旧日样子容貌,扭曲歪斜、影散形碎。捣一捣衣杵,棒声??,不落的回响敲碎的是慧娘的心。觅得悉音恰逢浊世,8年时间一指尘埃。回顾旧事,长安郊外灞桥桥头含泪送君,韩?恋恋不舍,折柳赠别,历历在目恍若昨日。所赠离别底本为期不远,不想祸从天降,山河破碎,心虽相连身却相隔。不知何日天下升平,再赴韩?怀抱,永修一世之好。慧娘想一会,哭一会,伤一会,笑一会。洗净衣裳,洗不净心中的惆怅。

回到老母寺,慧娘小憩,一肚子的冤屈与渴想倾泄满床满帐。泪水犹挂腮边,恍惚间又见心静法师微微笑着伫破帐旁。慧娘起床,又见一差人左手捧金,右手呈一封书信。从差人的笑意里,慧娘料想梦已成真?接过金银放置一边,胆大妄为展了书信,确信金是韩?赠,信是韩?作。大悲大喜的那一刻,千言万语不知从何道来。窃喜战乱耗去了青春,却不耗去不变的情爱。慧娘哭泣展读,却是一首掷地有声的诗词。诗词里,韩?无尽的爱怜、问候及深切的及担心尽显其中: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别人手。

慧娘心碎,立即借了笔墨,以表心迹。霎时,储藏在心中的惆怅与疑虑如暴雨倾注:

杨柳枝,芳菲节。所很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咫尺天边,判若两人他们彼此记挂。江山粉碎人渐老,彼此守望心不变。擦干眼泪,慧娘即时收拾行装,离别心静法师,悬着的心一下子飞下骊山,飞到长安,飞到梦寐以求的韩?怀抱。

4

长安收复,战事还却没停止,溃散的叛军余孽还在束手待毙,韩?授命随军重返火线。山高路险、军中艰苦、战斗无常,韩?不敢以慧娘自随,留于长安,僻一安静住所,妥当安顿。

恨告别,无奈而今又告别!慧娘将虽一副自如的情态,克制不住的泪水却溢满襟怀。演兵场上,难舍难分;边关道旁,互道保重。送走亲人,慧娘含泪鹄立;蓦然回想,韩?悲袭心田。无奈何,舍小家顾大局。叛军不平,哪来安定?

此别原认为数月为期,不想余孽难剿一晃千日。平定乱军残余,韩?归心似箭。随部凯旋归来,长安仍是旧时长安,却面目全非,到处千疮百孔。踏破铁鞋,再也寻不到深爱着的慧娘。怀着难以言传的懊丧,韩?茶饭不思,日渐赢瘦。

慧娘,慧娘!你是否世间蒸发?

一日,韩?散步章台街头,正追思着慧娘音容笑容,忽见一胡人强拥慧娘穿街而过。四目绝对,虽见慧娘锁不住的惆怅隐含难过,但却为何心仪他人?韩?惨淡的心坎百般不解。多方打听,原来叛军降将沙吒利耳闻慧娘国色天香,长安无二,匪性不改,将慧娘掳做小妾。

闻此,韩?愈发哀哀。他一一般文官,在军中抄缮写写,仅是一种昏暗而没有前景的营生职业,况长期征战在外,怎敢与军权在握的军阀作对?终日没精打采,以泪洗面。自叹命运多蹇,满怀心事。

韩?随军征战多年,与校尉许俊来往深沉。许俊乃武将,作战英勇,为人豪放。两人小酌,叮当的杯声中搀杂韩?梦破的话语。许俊耳闻,勃然大怒。当即孤身佩剑闯入沙吒利府中,手刃家丁数人,直奔后院,寻见慧娘阐明来意。慧娘既惊且喜,匆忙随了许俊奔出沙府。许俊为友人出了一口恶气,大为快慰,雇车自驾,大模大样穿过长安城,邀来韩?,为他们言归于好设宴道喜。自此韩?与慧娘这对有情人历经安史之乱的两次离别,冲破重重险阻,又得相聚。酒未及半,韩?见慧娘泪水涔涔,香魂不决,吟诗一首以示慰抚:

雾为襟袖玉为冠,

半似羞人半忍寒。

别应会难长自叹,

回身应把泪珠弹。

吟罢,韩?、慧娘抱头痛哭。几经曲折这次相聚,离他们初次相识竟有13年之久!

许俊自知行事鲁莽,难逃其责,兴师问罪。不想淄青节度使侯希逸豪不责备,哈哈一笑:有骨气!和我年青时一样。此番话,不仅摆脱许俊,也成绩了韩?和慧娘一对棒打不散的苦鸳鸯。

沙吒利那边,自恃位高权重,不依不饶,闹到宫中,上奏皇帝代宗天子。天子问明原委,顾及侯希逸和沙吒利两个元勋的体面,下旨:柳氏归韩?,沙吒利赐绢二千匹。自此事态平息,韩?与慧娘再无忧愁。

侯希逸奉命再次镇守边关,韩?一来恐怕慧娘再有三长两短,二来仕途飘渺、远景无望,自此别官,与慧娘闲居长安。这期间着有大批的诗词歌赋,今存的《韩君平文集》仅收录其半,局部失踪。代宗大历年间,与卢纶、吉中孚、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李端并称大历十佳人。

5

公元780年,德宗李括即位,改国号建中。此时韩?与慧娘在长安渡过了相濡以沫的12年。卖文度日,入不敷出,匆匆的难以支持。宣武侯李勉镇守夷门,见韩?困窘潦倒,顾此失彼,启用为幕僚。此时韩?年近50,已是暮年。仕途不存空想,出山以缓当务之急。

时过境迁,“大历十才子”的光环褪尽。时间造成的文明代沟和韩?诗中的悲戚、及对昏暗面的诉说,以致处在和平时代的年轻人看不起他的诗,而他的孤傲又使他和同寅们也心心相印。人间的沧桑,仕途的艰巨,韩?从此一败涂地。除了日常事务,身在军中的韩?多半时光称病在家。

李勉府有中个韦巡官,此人职位不高,也是一个名士。平时对韩?很是敬佩,特殊爱好他的诗。韩?一晃多日未曾入帐议事,朝廷大事一律不知。一天深夜里,韦巡官叩门甚急,韩?正在嗔怪,却得到一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德宗皇帝李括亲点韩?为驾部郎中。

本来,翰林院盘点文库,德宗看了尘封已久的《寒食》一诗,颇感惊疑。感到身边起草文告、旨意之人都不如斯人。对中书省两次提名驾部郎中的人选皆不准,指名韩?。不巧当时还有一个韩?,任江淮刺使。上朝那天,两个韩?并立朝中,德宗发话:驾部郎中一职赐赉作《寒食》一诗的韩?。

这时已是唐建中初年,离《寒食》一诗出生已有26年。

这首尘封在翰林院樟木箱里的《寒食》一诗,它预知本人的落魄将铸成两个人的一段恶梦,它也知晓重放光荣的那天必将使它的主人蒙获宠幸。事试验证了它的推断。从此韩?官运亨通,始终做到了中书舍人。和慧娘而又祥和地度过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暮年。

那是一个诗的时期,也包裹一段一波三折的恋情故事。这故事因韩?仕途的挫折和大器晚成及柳氏含混不清的身世和一个没有令人潸然泪下的悲情做终局,令它大打折扣!况且,在那个人们家喻户晓的年代,又被唐玄宗和杨玉环大起大落的恋爱悲情掩饰,注定要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渐行渐淡,鲜为人们关注。然而不论怎么,历史它不容扼杀,永远实在地存在着!

(原创作者:谢年华)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anggan/184072.html

相关阅读:岁月篇?伪装的轨迹
妈妈
乌鸦传说
再别,故乡
永远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