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与痒,是身材极平凡的两种反映,也寄意某种人生常常要面对的困苦。生活要快意,先得把它们的方方面面看明白。苏东坡有一个有趣的概括,说,痛可以忍,痒难忍。这确切是每个人都能用生活教训证实的情理。细究起来,痛之所以可以忍,或者有其生理上的迷信起因。假如说心理上,是因为咱们拿它没有措施。当然可以用止痛药贴止痛膏,但不便利,本钱大,后果却未必好。痒难耐,并且时常忽然来袭,如雷击般让人酥麻痛苦,好像天地就只剩那一块痒的皮肤。气概虽汹汹,但只有抬抬手,挠挠,痒意就消散,轻松与快意袭来,畅快至极。如斯,怎能任痒嚣张?“痒难忍”,就难在你想忍,双手也会自己做主,跑上去挠。
痛处与痒处,仍是一门交际的学识,讲话的艺术。一个人不会说话,就老把话。说到人家痛处,揭了人家伤疤,让人误以为仇人。或者说到自己痛处,泪水不禁得止不住的流。而办事小巧说话得体,则“挠到别人的痒处”让对方喜不自胜,引为良知,难事烦事都一口许可。
善说也好,善做也好,诚然有技能。但归根到底,是要本着一颗善心,多替对方着想,谈话做事先思量一番,未必都能挠到别人的痒处,但大概也不至于说到对方的把柄,让本人为难,两败俱伤。
人都疼惜自己,不愿身心受苦,爱好不痛不痒,坚持恒定。切实不行,抉择易凑合的痒而不乐意痛。但痛有痛的利益。痛过,或锥心刺骨,励志电影,或苦楚欲裂,或阵痛钝痛,个中甘苦味道,记忆深刻。除了个别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主,痛过的人更会爱护不痛的日子,一路顺风的境遇。主持人柴静说,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阅历过这种疼痛的人,定然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意识,可能更加漠然去面对挫折与可怜,并取得更好地处置问题的方法,赋予自己更有价值的生活立场。散文家余秋雨说,不皱纹的祖母是恐怖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遗憾的。没有痛苦悲伤过的人生,何其轻飘;没有伤疤能够细数的人生,何其苍白。
相对痛给人生带来的警醒,痒则轻佻多了。挠挠就好,谁都不会在意,由于不深刻,它也就登不了人生修炼法门的大殿。
痛与痒,有时也不是那么爱憎分明。痒也未必都不堪一挠,也有些痒,很固执,抓成了痛才罢。
比喻起来,痒,是生涯中的怪味零食,炒菜时用的特别味精,周末狂欢的小插曲。痛,是生活中的大养分,厨房里不可缺乏的盐巴,人生舞台的大慈善。清楚了痛处与痒处,不妨用轻松游戏的姿势迎接痒的浸礼,以感恩修炼的心接收痛的锤打。这样,痛与痒,会是人活路上两个好伴侣;痛处与痒处,会显得微不足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189256.html
相关阅读:聪明害死鹰
弯一次腰后来没完没了的弯腰了
两支粉笔
忘我的追求
贪心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