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小故事解决大问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青年文摘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1980年,国家出现了两种相反的现象:一方面,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市场供应改善,城乡人民收入均有增加;另一方面,继1979年后,财政赤字再次超过百亿元,物价稳不住,商品价格上涨6%。这让不少人心里打鼓:计划经济确实有问题,但市场究竟灵不灵?
  
  薛暮桥和其他几位商品经济论者,也一度成为中央书记处内部点名批评的“敏感人物”。还是胡耀邦率先站出来对他的意见表示赞同,随后又有许多领导同志表示支持。当然,面对争议,经济学家只能让事实说话,用老百姓生活里的真实例子来证明商品经济的好处。
  
  1980年年底,薛暮桥结束对香港的考察后回京,路过广州时,应邀在中山堂作报告。他问地方领导,为什么不用香蕉,而用北京的苹果招待客人?对方回答说,统购价太低,香蕉才0。17元一斤,农民不愿意种。但据薛暮桥了解,当时,深圳乡下的香蕉0。5元一斤。他于是建议:“为何不让农民按市价到城里来销售?也让他们多赚点钱。”这个意见很快被采纳,广东城区的香蕉供应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举一反三,整个广东的农副产品供应也繁荣起来。
  
  另一个与市场息息相关的故事发生在江苏常州。以前,常州每几条街设一个烧煤的“老虎灶”,老百姓要喝开水,只能到那里排长队,一分钱打一壶。体改办调查组经过调研后提出建议:尝试允许老百姓自己垒灶。结果,排队现象很快消失了。这个故事后来被写成材料报到胡耀邦那里,胡耀邦批示:看来,所有制问题不能扣得太紧,应当允许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
  
  一个个小故事,为解决大问题提供了契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qnwz/393878.html

相关阅读:走在人群里
谁偷走了果戈理的头颅
母亲的名字叫“笑着面对”
让老板离不开你的十个细节
北京老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