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热情和奔放,这里的雪茄和朗姆酒,再加上那个目光坚定的切·格瓦拉,那个大胡子卡斯特罗……古巴的首都哈瓦那既是这个加勒比岛国的核心,也是这个岛国和世界的连接点。
[海明威的哈瓦那]
当年,当那个穿越过战火、荆棘、空难的美国汉子踏上这片土地时,他未必会想到他生命中的三分之一将会在这里度过。当他写下“我热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使人感觉像家一样的地方,除了出生的故乡,就是命运归宿的地方”的时候,他也许会后悔年轻时太轻狂,把“流动的盛宴”这样的形容错送给了巴黎。
哈瓦那是诞生《老人与海》的地方。海明威初到哈瓦那的时候,住在老城区的“两个世界”饭店,该饭店建于1928年,位于殖民时期的总督府——现城市博物馆后面的繁华地段。1928年海明威第一次到古巴时就在这里下榻。此后在1932年至1939年间,海明威每次到古巴都住在“两个世界”的511房间,开始了《丧钟为谁而鸣》的写作以及大量给杂志的撰文,海明威把“两个世界”饭店称为“非常适合写作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四星级酒店,餐厅保留着海明威曾经喜欢的菜肴,511房间依然属于海明威。
柯希玛尔是哈瓦那城东的一个小渔村,这是当年海明威出海钓鱼的地方。《老人与海》中提及的露台饭店就在这里,它最早建于1925年,是一间主要是渔民和过路人光顾的小酒馆,由于海明威的光顾,饭店逐渐出了名。如今这座饭店更是成了众多外国游客的必去之地。餐厅里的餐桌全部铺着白色桌布,上面再罩一层红色的桌布。如果仔细观察,人们会发现靠窗最近的一张桌子上面罩的是红色桌布,但下面却是黄色桌布,原来这张与众不同的餐桌就是当年海明威常坐的地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风从东面吹进敞开的饭店,海明威坐在这里,凝望着大海,看见深蓝色的海面上泛着白色浪花,穿梭的渔船追逐着多拉多鱼。
哈瓦那大教堂广场旁边的一条街聚集了很多古老而著名的小酒馆、小餐馆,其中五分钱小酒店和小佛罗里达餐馆是海明威最常光顾的地方。点上一支古巴雪茄,要上一杯用朗姆酒加薄荷叶和柠檬调配的鸡尾酒“莫希托”或者另一种同样久负盛名的朗姆鸡尾酒“达伊基里”,在满墙不乏名人手迹的顾客留言涂鸦里体味时光倒流。吧台酒柜的正中央,那是海明威留下的字句:“我的莫希托在五分钱小酒店,我的达伊基里在小佛罗里达餐馆。”
[伊布拉辛·菲列的哈瓦那]
古巴在革命后被美国的封锁政策封闭了近半个世纪,人们几乎忘了在这之前,不是雪茄,不是朗姆酒,音乐才是古巴最大宗的出口。1996年以后,英国一家唱片公司进入古巴制作古巴音乐专辑《乐满哈瓦那》,这才重新把古巴的萨尔萨音乐带出了国门。随后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以同名纪录片记录下了古巴萨尔萨音乐丰富的生命力,也诉说着古巴人挚爱与勇气的故事。
打开世界地图,古巴只是加勒比海上的弹丸小国,但古巴的音乐却曾经在全世界独领风骚。在1959年古巴革命以前,古巴音乐的流行,甚至带动相关舞曲节奏的发展。它们随着古巴蔗糖和雪茄出口,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在古巴音乐艺人中,伊布拉辛·菲列,是一个差点被古巴音乐史遗漏的名字,他出生于1927年,母亲在他12岁时就已经过世,才十多岁的他只好和表兄弟卖唱街头讨生活。后来伊布拉辛·菲列进入职业乐团,陆续参加过不同的组合,却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直到1996年参与了罗伊·戈德《哈瓦那记忆》的录制,70岁才被发掘出来,尝到了成名的滋味。伊布拉辛·菲列演唱情歌的能力一流,随时都能即兴而唱,那些抒情的“波莱罗”从他口中唱出,情深意浓,缠绵真挚。而他与女歌手欧玛若·普同多对唱的《寂静》,早已成为古巴情歌的经典。
古巴音乐人有些是八十岁的钢琴师,七十岁、五十岁的主唱……走过一生贫困的岁月,虽有几许忧伤,始终保留一份快乐执著的感恩之心。他们说:“我们来自一个贫穷的小国家,可是我们的生活很快乐,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也对目前拥有的一切感到骄傲。”
当他们突破美国与古巴断交的禁忌,这群已经等待了几乎一辈子的乐人进入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站在舞台上,乐声响起,经历了人生大半岁月的他们从容不迫地流露出心中对音乐的热爱。就好像七十岁的伊布拉辛·菲列高举着古巴国旗挥舞,他说:“我们弹奏演唱的是好音乐!”
[切·格瓦拉的哈瓦那]
格瓦拉广场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当时并没有太多的外国游客到这里参观。但自从格瓦拉的遗骨1997年被安放在观礼台下方的地下展厅后,这里便成了全球革命者的圣地,许多外国游客专程瞻仰。格瓦拉和他的6名战友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杀害,但他们的遗体一直下落不明。1997年格瓦拉的骸骨在玻利维亚来格兰德山谷被掘出,经由DNA辨认证实确为格瓦拉遗体。在古巴政府的要求下,格瓦拉遗体被运往古巴,以最高军事荣誉安葬在这里。陵墓上方的格瓦拉塑像基座上刻有1965年格瓦拉给卡斯特罗的告别信。信中“革命永远胜利”的字样成为革命的象征。
相关的革命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如古巴东部的蒙卡达军营等。1953年,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攻打蒙卡达军营,至今军营的墙上还保留着密密麻麻的枪眼。
每年大约有50个国家的游客为了“吃苦”,利用假期来到古巴,参与古巴的建设,西方媒体管他们的古巴之旅叫“革命旅游”。今年的“革命旅游”为期21天,参加者有1200多名,他们住在哈瓦那西边40公里处凯米托村的营地内,每人需交纳350美元。在这里,他们吃的是古巴传统的豆饭,7个人共住一个没有空调的房间,卫生间也是大家共用。清晨,“革命旅游者”就要起床。早上7点,一辆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卡车载着所有人来到田间,然后他们就开始劳动,有的人负责收橙子,有的人负责清理甘蔗地里的石头,还有的人负责修缮附近乡村学校的房屋。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他们付出的劳动比捐钱更重要,在这里可以了解真实的古巴。
“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最美丽的地方!”500多年前,哥伦布的远航船队登陆古巴岛,这位见多识广的航海家和冒险家曾如此感叹。后来的500多年间,不断有人来到这个小岛,而他们的感叹却不会改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qnwz/386395.html
相关阅读:北京老饭馆
母亲的名字叫“笑着面对”
让老板离不开你的十个细节
谁偷走了果戈理的头颅
走在人群里